该如何评价启蒙读物《三字经》和《弟子规》?易中天说:那是毒药

  其实,对于国学、传统,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待遇。民国时期,由于新文化的渗入,有些新派人士对于传统儒学嗤之以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众们并没有特别的排斥传统,它似乎在平稳地运行。直到现代,当信息时代到来时,信息爆炸造成了文化多元化的后果。中国的文化论坛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国学的鄙弃或复兴也成为了人们争相辩驳的问题。

  

  你是否背过《三字经》和《弟子规》呢?这两个读物都是儒家经典启蒙书册,是中国家长们挚爱的教子良方。然而,现代社会上也有不同声音,比如我国著名的学者易中天曾经激烈地反对过,称它为毒药。为什么易中天先生会对经典读物产生这样的厌恶呢?

  实际上,《三字经》与《弟子规》所遵从的道义是不太一致的。名义上,两者都是儒家文化的产物。其实在《弟子规》中,很多思想是违背儒家本义的。比如,《弟子规》中曾写“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子女,应刻不容缓到达身边;父母让自己做的事情,不能够偷懒;父母教导自己的话,一定恭敬地听着;父母的责备必须承认顺从。

  

  如果现代人评价这样一则道理,估计会破口大骂。但事实上,在儒家汇编作品《十三经注疏》中曾说“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于不义,一不孝也。”这是非常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事实上,古代忠与孝是一对词,两者常常相通。如果君王手下臣子只对君主说好听话,而不纠正君主的观点,那么这也是不忠的行为;同样的,如果孩子只顺从父母而不纠正父母的错误,这也是假的孝顺,因为这是陷君主、父母于不义。

  除了关于孝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在仁义方面,《弟子规》也有很多三观不正的道理。比如“不关己,莫闲管。”这不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吗?在论语中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仁义之士绝不会维护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义,反而能够为了维护仁义而甘愿丧失生命。如果按照“不关己,莫闲管”这样的行为标准来行事,那么社会上将不再有见义勇为的勇士,也不再有敢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人站出来。

  

  因此,《弟子规》这本书并不能够代表儒家思想,只是披着儒家外衣一本杂谈罢了。而对于《三字经》,其言语相对适中,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里面的内容都适用于现代。比如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它的本义是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影响他的未来。但是孟母三迁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

  虽然孟子成为一代大儒,影响了后世很多人,但是孟母认为丧葬业、畜牧业对孟子而言都是不好的选择,刻意选择了学校附近,这其实对于孩子的志趣培养及发展是弊大于利的,且对于社会的职业分工也是有害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孟母其实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她的功利心才是迁移居所的最大原因。孟子如果在杀猪匠的附近居住,最后成为一名杀猪匠,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失败的人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一个木匠被认为是卑微的人,那么春秋的历史上就不会有鲁班;如果一个行医大夫被认为是穷困潦倒的人,那么三国史上就会少一个华佗;如果一个农民被认为是不光彩的工作,那么我们的时代就不会有袁隆平。正是这些兢兢业业的人,给我们、后辈带来了财富与幸福,基层的人才是最可宝贵的人,因为他们无名无分,却在做着和名人们一样的工作。

  不过,总结来看,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认为《三字经》和《弟子规》就是妖魔鬼怪。因为事实上,里面大多数的道理在今世仍旧可以给予我们价值。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传统,也不能全盘接受,而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恰当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