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规范新教师成长 全面提升新教师能力-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第
上海市教委职教处 马骏
10月21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第六期)开班仪式网络视频会,在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举行。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马建超,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周齐佩,市教委职教处马骏,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三所师资培训基地负责人等出席会议,第六期新进教师学员、市级带教导师等200余人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教委职教处马骏主持。
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 周齐佩
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周齐佩在会上介绍了本期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情况。2020年度培训共有37所学校推荐的167位新进教师参加。其中,专业课教师101人,公共基础课教师66人。培训内容分为职教理论、育德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自主研修五大模块,共计720学时,与普教系统对接一致。培训立足岗位实践,形式多元,联合基地优势互补,采用市级培训机构和学校的双导师开展协同配合,凸显职教特色。
本次培训共有50位导师被聘为市级带教导师。带教导师按照《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第六期)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培训目标,全面关注新进教师的职初成长,如带教期间,随堂听课次数每位学员不少于2次,导师组织学员参加优质公开课观摩不少于1次;考核阶段,导师要全程参与学员课堂教学视频分析模块,辅导学员说课、录课及评课。带教导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新进教师,将帮助新进教师掌握职业教育理论,提升职教理论素养;熟悉中职学生与教师育德方法,提升教师育德能力;认识中职课堂和教学,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了解行业企业状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学员代表发言
上海市农业学校 佘为为
第二期学员代表上海市农业学校佘为为介绍了自己参加培训期间的所感所悟,以及在职教岗位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她感谢带教的专家导师用深厚学识和广博见识帮助学员们快速成长,让自己在新思想、新理念的感染中引发新思考,为此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付磊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付磊代表学员导师发言,他希望学员们珍惜这一学习平台,以及和导师之间的师徒缘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获得更高的成就,在主动学习,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向导师请教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真正成为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使命的人民教师。同时,他也代表所有导师向上海市教委郑重承诺,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不遗余力带好这些新教师,共同成长。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校长 滕琴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校长滕琴代表学员所在学校,感谢市教委、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为中职校新教师们提供了系统的、规范的培训平台。她寄语新进教师,首先要树立家国天下的情怀,有了“舍我其谁”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个人的发展就获得了不竭动力;其次要坚定职业教育理想信念,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坚定育人的初心,无悔于自己的选择;第三是要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第四是成为幸福的中职小“青椒”,用塑造灵魂、培育灵性、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的使命来创造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
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 马建超
最后,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马建超在讲话中,向各位学员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要珍惜机会,取经学习。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机会难得,希望新进教师能妥善处理好学校、家庭与培训之间的关系,珍惜此次机会,按时全程参加培训,遵守基地管理考核办法和培训纪律,在培训期间全心投入;二要立足课堂,学以致用。学员们要多思考、多反思、多改进,在课堂中积极尝试和实践,把学到的先进职教理论、专业教学法、岗位实践技能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转化为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三要规划路径,提升自我。希望新进教师能将本次培训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起点,对自我优势有清楚的认知,弥补自己的短板,做好生涯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做一名学生喜欢、学校需要、同行认可的好教师。
马建超处长同时向培训基地的导师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梳理需求,直击要害。要关注中职校教师的自我成长需求、岗位要求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精准定位,在培训中提供切实需要的实际内容,满足新进教师的培训要求;第二,共性发展,差异培养。要在五个模块开展共性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差异,创新培训形式,聚焦培训内容,进一步设计个性化、体现学员主体性、发展性的模块,充分体现新进教师成长的多方期待、综合成长、动态发展;第三,立足课堂,传承推广。希望充分发挥市级带教导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支持与指导新进教师多参加公开课、示范课,参加比赛积累经验,在实战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所长 徐国庆教授
开班仪式后,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所长徐国庆教授为第六期新进教师学员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趋势》的专题报告。他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入手,从构建尊重技能的社会制度体系、构建教育体系、建设制度与标准以及育人模式改革方面进一步展开,提出了合作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报告沁人肺腑,学员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