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火爆异常 如何抚平家长教育焦虑?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治理内容包括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五个方面。然而,教育部门的重拳出击,解决不了家长们的心病。百样的理由,让初尝教育焦虑的父母恨不得马上登上幼小衔接的快车。

  中国商网 马文博 供图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多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小学化”课程,教育部连发通知,要求纠正“小学化”现象,坚决禁止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一时间,“幼小衔接”成了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不敢踩的雷区。

  然而,近日,卓越巧问教育与亚洲幼教年会联合发布的《2018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超过90%的中国家长认同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已入学一年级的家长也有近半数认同这一过渡阶段“非常重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的石先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女儿进入一家幼小衔接机构,放弃了公立幼儿园的大班生活,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幼小衔接培训。而在北京城的另一边,北京市西城区的杨清在为上中班的孩子打听附近幼小衔接班的情况。问遍了邻居和专家,上不上幼小衔接仍然是她心中最无解的课题。

  红网表示,“幼小”衔接之所以火热,是和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分不开的。学前教育强调“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一再严禁“小学化”——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结果一些幼儿教育者一味地带小朋友玩耍,而没有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行为规范等意识。结果导致了孩子们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学习成绩滞后。

  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家长对孩子担心注意力分散、不能适应小学环境最为担忧,比例超过59%,提升专注力、表达能力是家长报读幼小衔接最希望解决的痛点。

  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许多机构也纷纷乱入。但这些鱼龙混杂的幼小衔接班,非但没有好好推出符合儿童成长的课程,更利用家长的焦虑与抢跑心态,来“兴盛”超前教育。

  今年8月,山东省教育厅就发布《关于做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其从明确教学标准入手,通过完善各学校的教育资源,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禁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等,加强自身建设,切实给家长们吃下“定心丸”。

  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这是基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做出科学论断。过早进入知识学习阶段,更像是拔苗助长,违背了教育规律。

  北京立城苑小金星幼儿园园长董婷指出,当前幼儿园和小学的确存在些微的断档,但断档不是学校决定的,而是外界干扰的,“如果市面上没有幼小衔接班,一年级肯定能很好地与幼儿园衔接。对于幼儿园来说,要主动和小学衔接,首先是行为习惯的衔接,第二是生活技能上的衔接,第三是引导孩子进行基本的学习习惯的衔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专家李忠忱在不久前公开表示,孩子上小学,是成长的一个转折点,一个里程碑。入学前的准备不是简单地背一点儿加减法计算题,也不是认一点汉字和拼音字母。而是要练好入学的“童子功”。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家长要放下自己的焦虑去看待孩子的状态,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放下攀比的心,看孩子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可取代的亮点。”北京立城苑小金星幼儿园园长董婷说。

  教育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面对社会上花样翻新的炒作,家长应该提高鉴别力,要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非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成长不需要焦虑,只有摆正教育心态,多一点爱,多一点耐心和智慧,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红网、中华网、广西新闻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