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必考的数学题,在家这样教孩子,成绩不好都难

  在我早期教育的学习历程中,有一位老师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很多人都说,不能提前教孩子太多东西,这话对也不对。

  这句话对呢,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确实是有客观限制。比如在他7岁以前,具象思维的能力远高于抽象思维,所以不能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太多抽象知识。

  可是这话也不对,因为很多数学、物理知识并不只有抽象的一面,它同时还有具象的一面。

  那只要孩子准备好了,为何不让孩子先学具象知识呢?

  固然学龄前孩子无法理解面积、容积等计算公式,可是他们早就能理解、感受到面积与容积是什么意思了。

  这些知识很简单,对任何孩子都适用。任何孩子用我精心设计的游戏方法,都会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收获。

  再提醒一句“别忘了,学前孩子是玩中学的。数学知识也是从摆弄、观察具象事物中得到的。”

  

  启蒙之路从“摸”开始

  大家发现了没,我给学前小朋友写数学启蒙文章时,一定要给家长提醒:“一切不从具体感知开始的数学启蒙,都是低效的鸡娃。”

  我在教平面几何的时候,就花了足足一章的篇幅写我们是如何感知几何图形的。

  几何篇进阶:教具、平面与立体几何比如,我们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指感受锐角三角形的尖利;比如,我们让孩子闭上眼睛,感受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直的边……

  那么对于立体几何这种三维造型,首先更要让孩子充分感知它的形状特征。

  “触摸”的基本方法就是“摸一圈”、“上下摸”,同时孩子要闭上眼睛。

  我买了一套立方体模型,买的时候特意选了这一点:模型内部可以打开,还可以填塞,很方便学习容积和表面积。

  

  让孩子一边摸, 一边说出立体图形的特点。比如,孩子摸到一个圆球体时,问孩子:“什么感觉?”

  

  孩子会说:“圆滚滚的,如果放到地上会骨碌碌到处跑。”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孩子发现立方体的更多特征:

  “它有边吗?有角吗?”

  再拿一个圆柱体给孩子,问孩子:“这个立方体,摸起来是什么样子?”

  

  还可以让孩子把立方体拿到桌子上滚动,看看会发生什么。

  

  大家可以花式提问题,用提问激起孩子对立方体的形状感知。这种感知的敏锐度对将来做立体几何题很有用的!

  无论是平面几何还是立体几何,为什么首先教的不是名字,而是从具体感知开始?

  因为这样接下来才好教面积、容积等这些更难的知识啊!

  探索立方体各个面的图形

  循序渐进学习立体几何的第二步,是探索立方体各个面的图形

  第一阶段,我们让孩子反复摸索手中的立方体,为的就是建立对立方体的初步印象。

  在这一步,我们要通过“盖章”游戏,让孩子更充分的了解,各个面的特征是什么。

  我当时是对毛豆说“这是一个小游戏,我们看看立方体的‘脚印’是什么!”毛豆一听,兴趣就出来了。给大家说一说,大家可以按照我列出的步骤去做。

  第一步,我们带着孩子,准备好小刷子or毛笔、颜料、白纸和立方体。首先,我们用刷子蘸上颜料,并均匀地涂在立方体的各个面上。

  

  再把各个面在白纸上“盖章”,让孩子观察,脚印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硬灌输孩子结论,要孩子背诵下来“圆柱体的两端是面积相同的圆形”——孩子怎么可能会像游戏中那样记得牢呢?所以,立体几何启蒙,一定要记住,就像我这样,带孩子玩一遍盖章游戏。

  

  如果我们固定了圆锥体最开始滚动的那一条线,那么再转回到那条线时,呈现的扇形就是圆锥体的面积。这时候停下来,让孩子预测一下,如果圆锥体继续滚动,会留下怎样的脚印呢?这是一道非常好的找规律题,孩子需要预测扇形的行进轨迹。有的孩子一下子就能猜到,猜不出也没关系。

  我们可以让孩子继续滚动圆锥体,一直到圆锥体的侧面画成一个以圆锥体的顶点为圆心、圆锥体的侧边长为半径的圆。

  就是圆锥体侧面的脚印啦!

  

  让孩子继续观察观察看,这个圆形和圆锥体有什么规律呢?其实这就是让孩子亲眼目睹:圆锥体侧面展开的表面积,是圆的一部分,是扇形。这么小的孩子,当然无法教给他面积公式——

  但是对立方体与其表面图形的关系、立方体的几个面有什么特点、立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规律;这些知识他是可以实实在在看到、玩到、观察到的。希望大家能把这些教给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