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科”与“教”,让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华声在线3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杨路平 李江冬)通过科教融汇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从而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今日,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长沙,聚焦“科教融汇、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主题,研讨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分享乡村振兴中成功的经验与教训。
活动现场还宣读了《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暨第五届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征文获奖结果的通报》,共收到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科研院所论文238篇,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8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
故事:涉农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23年2月15日,在怀化市溆浦县水东镇标东垅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派忙碌,而这片黑木耳种植基地是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帮扶发展的村集体产业,已经成为了村民增收的一大来源,活动当天,大家共采摘了鲜木耳近1000公斤。
据湖南商务职院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聂振华介绍,2021年5月,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驻溆浦县水东镇标东垅村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始进行驻村帮扶。在走访调研后,提出走“适度种养+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为了搞好农村商贸流通,注册了标东垅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由刚开始的亏损到如今盈利50余万元。”聂振华表示,今年,工作队将尽早谋划部署村重点工作,抓实抓亮党建,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争取项目和资金,进一步改善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动标东垅村的各项事业迎着春光再出发。
而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的方式,着力推动这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使该校科技帮扶在振兴乡村产业的主战场上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记者了解到,一年多以来,该校对怀化市麻阳县谭家寨乡弄里村的帮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不仅土地流转打造了500亩富硒油茶产业园,并套种中药材150亩,水果、辣椒等农副产品80亩,以工代赈70人,人均收入3000元;同时,村集体流转8户村民,打造了60亩柑橘生产示范园,村民每亩增收1000元,务工收入达11万元。
“近年来,我省涉农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服务全省‘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乡村振兴高素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湖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纪武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高职院校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积极调动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促进农村农业项目与学校专业、学科共同发展,实现农民与学生、教师共同受益,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趋势:将科技创新融入职校教学环节
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撑,如何才能深度实现科教融汇,增强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保障?
在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定珍看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职业院校要围绕科教兴农主线,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专业结构和办学布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作共建协同育人平台载体,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构建多层次的“技能+产业帮扶”模式,建设专家服务队伍,把产教融合贯穿服务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有力提供了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通过做好“技能服务”,持续增强乡村产业振兴能力。
作为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参与者,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理事长、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忠新介绍,2018年12月15日,由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在长沙成立。五年来,联盟成员单位由62所到近300所,结构上实现了“高职+中职”向“高职+中职+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的优化;推出联盟成员单位服务乡村振兴文章2209篇,评选出获奖论文211篇,典型案例532个,打造了乡村振兴的职教智库,辐射29个省市自治区;锚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加强教育链、供应链、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五链融合”,为践行职业教育全过程服务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
“希望专家学者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群策群力、各展风采,积极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利凯表示,此次高峰论坛围绕“科教融汇、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主题,研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杨维刚表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他希望专家、学者,要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理论深度、有创新价值、有实践意义、有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湖南“教育强省”、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任务使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