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背3万字国学经典 半知半解有用吗?(图)

  

         5(1)班的同学们在课堂上诵读《三字经》。记者张偲 摄

      晨报讯(记者彭欣 通讯员李昌松 祝正洲)知书达理,从背国学经典做起。去年9月起,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部学生6年内背完6本近3万字的国学经典。

      “人之初,性本善……”昨日上午8时,铃声刚响,该校小学部的11个班级都传出整齐的声音。原来,这些班正利用早自习复习上学期已背过《三字经》全文。记者发现,课后该校不少学生在嬉戏中将《三字经》当作儿歌挂在嘴边背诵。

      小学部教务主任翟振红介绍,去年9月起,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中华情——经典诵读》。6本国学经典包括《三字经》、《老子》、《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共计3万字,由学校出资复印成材料发给学生。

      按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背诵,每年背完其中一本。“正常状况下,现在读一年级的学生毕业后能背诵6本书的内容。”翟振红说,目前6个年级的360余名学生已在上学期背完了《三字经》,大多数学生都能倒背如流。

      小学部校长张惠琴说,此举是希望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为其打好做人的基础。该举措实行一学期来,没有学生反映背诵经典增加了学习负担,而家长对学校的举措也表示支持。

      记者调查

      6 年背完3万字经典,学校是用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完成这一要求的?学生是否会觉得这是负担?即便背得滚瓜烂熟,小学生们能否理解这6本国学经典博大精深的内涵?如果仅是单纯背诵,能给小学生多大帮助?针对积玉桥学校培养学生“知书达理”的这种做法,记者在该校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三字经》起步

      “我们安排学生从易到难。”翟振红介绍,一年级背诵起步时,会安排学生背诵较为简单的《三字经》,然后逐年增加《弟子规》、《论语》等内容。

      翟振红说,背诵一般安排在每天早读时间,此外每周安排两节课讲解。考虑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孩子识字量有限,讲解课上由各班语文老师给学生讲解背诵内容和生字,并引导学生标注拼音。

      “我们还会对照经典现身说法。”该校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高欢说,比如学生背诵了《三字经》后,有时严厉批评学生,就会引导他们理解“教不严,师之惰”等等,“尽量通过现实的情况引导学生体会国学经典的意义”。

  等级考试来评价

      张惠琴说,为激励学生的背诵兴趣,除对学生做出背诵要求外,学校还设置了考级评价体系,每年组织学生集中进行两次考级。

      记者在该校试行的经典诵读等级评价细则上看到,每本国学经典按内容背诵的多少分为十级,每级按背诵情况的好坏分为三等。

      以《三字经》为例,全篇六个部分被分为7~10级。背完前三部分为7级,前四部分为8级,前五部分为9级,全篇背完为10级。其中每级根据背诵时被提醒的次数、字音准确流畅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等。

      张惠琴说,根据学生的背诵水平,学校将对每本经典都发放一张《经典诵读等级证书》。“六年下来,学生可以拿到对应的六本等级证书。”

      》》》效果

  文章倒背如流,含义一知半解

      按学校安排的进度,目前该校小学部六个年级均在上学期背完了《三字经》内容,该校四年级已开始了《老子》部分的背诵。

      下课期间,记者随机在操场上找了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三名学生,进行背诵检验。三名学生对《三字经》的内容张口就来。其中一(2)班的李安毅在背诵时,无论记者从三字经的哪个部分起头,他都能迅速背出,十分流畅。而四(1)班的龙晔本学期刚开始背《老子》,同样对背过的内容烂熟于心。

      被问及是否明白《老子》的含义时,龙晔表示“老师没让我们背意思”,所以并不清楚。但《三字经》的内容他明白大部分。

      记者调查该校41名学生发现,对上学期背完的《三字经》,其中有9人称明白其中的内容,13人表示明白一部分,另有19人表示明白一点。

      》》》态度

  学生:九成认可背诵经典

      学生对学校的做法是否支持?记者在该校五(1)班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学生不知古文的全解,但对学校的做法表示支持。

      据统计,接受调查的38名学生中35人表示背诵国学经典不累,也不会增加负担,支持学校的做法,仅3人表示不支持。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每天要背诵的内容并不多,只要每天坚持完成当日任务,背完全篇并不难。

      “ 《三字经》说‘香九龄,能温席’,虽然我现在不用去温席,但要听父母的话。”在问卷中记者发现,尊师爱幼、孝敬父母等做人的美德是学生体会到的最大收获,此外,好好学习的重要性也是学生感触较多的地方。他们多认为,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三字经》,但仍对自己有帮助”。

  家长:从担心增负到欣喜孩子改变

      “让孩子背国学经典确实有用。”记者采访了数位家长发现,对学校的做法,家长一致表示认同。

      二(1)班学生帅戈的母亲陈蓝英说,她一直认为小学生应以快乐为主,不必安排过多学习任务。最初听说学校要求背古文,她担心孩子无法理解背来无用,强行要求甚至会导致抵触。“孩子爷爷以前就让他背《三字经》,儿子死活不乐意。”

      陈蓝英说,现在儿子不仅能按要求流畅背诵,还能“引经据典”自我要求。以前儿子贪玩,正常的学习任务都不愿完成,如今只要她一提醒,儿子立刻自言“幼不学,老何为”,并马上学习。

      “背经典让孩子的求知欲提高了不少。”三(1)班学生夏子杰父亲夏双阳介绍,以前儿子不太愿意看书,但背了《三字经》以后,主动要求购买配有故事情节的新版《三字经》。因对《三字经》里涉及到的历史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儿子甚至要求购买完整版的《三国演义》阅读。

      夏双阳说,平时家人对儿子呵护较多,导致他不够“尊老”。以前只要坐在电脑电视前就是他的天下,“现在懂得把电脑电视的优先使用权让给大人”。

  学校:背诵经典一举多得

      张惠琴说,目前我市不少学校都开展了国学经典进课堂,但多数以诵读为主,要求背诵的不多。学校在诵读的基础上提出对这六本国学经典进行背诵,是认为背诵经典能一举多得。

      张惠琴称,在小学阶段是个行为养成的最佳过程,挑选出的这六本国学经典蕴含了大量的做人道理和传统美德,糟粕相对少。其中《三字经》、《弟子规》这类道理相对浅显的经典,能让学生即学即用并随着反复诵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背诵中还对学生的识字、古文知识进行了积累。

      “允许学生半知半解。”张惠琴认为,客观上讲,以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想要完全了解所要求背诵的六本国学经典并不现实。但学生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加慢慢体会其中的含义,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种基础奠定。武汉晨报   记者彭欣 通讯员李昌松 祝正洲

  责编: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