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版介绍来了!一起来认识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吧!

  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为表彰先进、鼓舞干劲,激励广大人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务实作为,近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王玉忠等14人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

  “四川杰出人才奖”是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最高人才荣誉奖项,旨在表彰为治蜀兴川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评选表彰周期为3年。

  2016年,省委、省政府评选表彰了首届18名“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019年,第二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表彰了19名获得者。

  那么,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都来自哪里?有何故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王玉忠简介

  王玉忠,男,1961年6月生,山东威海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该同志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功能化与高性能化的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创建了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型防火阻燃材料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省研究平台。针对通用高分子材料易燃和难回收、难降解等难题,发明了“无传统阻燃元素”全新阻燃技术,提出了可反复循环的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新理念和废弃高分子材料直接转化为功能/高性能材料的“升级回收”新理念,相关技术成果在20多个省50余家企业转化应用,生产的阻燃聚酯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超80%。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各一项,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王丛林简介

  王丛林,男,1965年3月生,四川眉山人,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该同志是我国核动力工程管理专家,主持完成了最新一代某核动力的研发、设计、建造工作,实现了装备跨代批量生产;主持建成中国自主的数字化核反应堆,大幅缩短了某核动力装置研发周期;提出“大型科研院所系统工程集简项目管理”理论,成功应用于最新一代核动力工程。主持完成20余项核动力领域成果在川转化,形成300亿以上产值;打破国外对医用同位素的垄断,实现5种高端核素供应,推动行业唯一的“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系党的二十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国防科技工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冯远简介

  冯远,女,1961年12月生,江苏南京人,无党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该同志长期致力于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创建、分析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应用创新,解决了我国首例刚性屋面索穹顶和世界最大规模大开口索穹顶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世博轴”等世界最大张拉膜结构计算分析难题,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审定或参与完成了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机场航站楼、青岛胶州国际机场航站楼、郑州奥体中心等100余项工程设计,其中天府国际机场、东安湖体育公园主场馆等入选中国新地标。获得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铜奖、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项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许乔简介

  许乔,男,1972年11月生,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副主任。

  该同志带领团队攻克了硬脆光学元件超精密磨削与确定性抛光技术,成功研制了大口径特种非球面透镜,实现了重大专项光学元件制造入线设备100%国产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以“超精密、确定性”为核心的强激光光学元件超精密制造总体技术路线,带领团队自主建立了巨型高功率激光装置先进光学制造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李为民简介

  李为民,男,1964年2月生,四川营山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

  该同志带领团队开展肺癌分子生物学系统研究,开发出智慧化早期肺癌精准诊断系统,对肺结节性质判断准确性达90.3%,使肺癌筛查漏诊率较美国方案降低43倍,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高级别专家及省救治专家组组长,带领团队为边远地区提供远程医疗支撑,实现了“零”死亡佳绩;2022年2月率先开发出便携式核酸自检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建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体系,2021年全院门急诊量达775万人次,获国家卫健委预决算考评一等奖。带领华西医院连续12年在复旦大学最佳医院排行榜中位列综合第二,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连续9年位列第一。获中国医院院长突出贡献奖、优秀医院院长奖。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杨其长简介

  杨其长,男,1963年8月生,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该同志领导筹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与成都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教单位共建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各类农业产业基地,集聚农业科研、管理等各类人才120余人。创制出国际上首例栽培层超过20层的无人化植物工厂,研制低成本设施叶菜工厂化成套装备,较国际同类产品成本降低70%以上,入选10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牵头研发的“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获授权专利15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被授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科学家”等荣誉。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张小松简介

  张小松,男,1968年6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该同志作为我国知名网络安全专家,长期从事网络安全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为守护我国网络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原创提出敏感信息主动溯源网络安全体系,实现我国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智能化、体系化的跨越,主持研制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全栈技术基础平台,近8年应用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新增税收5496万元。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奖励。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张育贤简介

  张育贤,男,1974年2月生,四川巴中人,中共党员,高级畜牧师,现任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该同志2009年返乡创立巴山牧业公司以来,专注濒临灭绝的青峪黑猪保种及产业开发,相关课题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公司建立起规范的企业组织架构和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建成青峪猪全产业链体系,获得“四川名牌”和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和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企业,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巴中市第一家挂牌上市企业。创新构建了“政府+企业+银行+保险+贫困户”青峪猪产业扶贫模式,带动2300余户贫困户增加纯收入885.35万元,巴山牧业公司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个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陈跃简介

  陈跃,男,1968年7月生,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该同志长期从事分子影像、融合影像、靶向治疗研究,擅长甲亢、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瘢痕等疾病核素治疗与诊断,开展了国产固体靶加速器及核药研发,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镥177标记新药,降低了患者检测费用,消除了对进口药物的依赖;研发的两种骨转移瘤精准靶向诊断与治疗的放射性新药,在治疗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取得较好疗效。带领团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等单位开展广泛合作,所在学科连续七年在复旦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西南区排名第二。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被授予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陈智林简介

  陈智林,男,1964年1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一级演员、研究员、教授,现任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院长、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该同志潜心川剧事业40余年,从普通演员成长为振兴川剧的领军人才和标杆人物,牵头打造了川剧《诗酒太白》《草鞋县令》等一批精品剧目;积极参加中国(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先后赴数十个国家及港澳台开展文化交流,为增强和弘扬“中国气派?巴蜀风格”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两次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等项目。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四川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周激流简介

  周激流,男,1963年7月生,四川威远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该同志先后在川内多所高校工作,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积极推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升格为大学,新增一级学科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位。承担了国家“风云”气象卫星智能监测与应用系统研发,突破超宽刈幅精准区域遥感图像重建、空天地一体数据融合等核心技术,首次将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118赫兹氧气吸收通道融合应用于国家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实现了全天候卫星观测。提出求解分数阶最优问题的普适方法“分数阶最速下降法”,具有制造成本低、抗电磁干扰强、抗温差变化强和信息容量大的显著优势,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唐文春简介

  唐文春,男,1965年1月生,四川资阳人,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省地调院化探队总工程师。

  该同志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建立的“新兴矿产勘查创新工作室”“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创新了矿体深部定位及钻探工艺等关键技术,将创新理论应用于勘查实践,勘查及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领团队先后在锂、钒、铼、石墨等新兴资源找矿上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大型新类型稀散金属铼、硒矿产地1处、中型沉积型钼钒矿床1处、水热型深层大型地热资源1处。在阿坝州可尔因地区已累计查明氧化锂资源储量达200万吨,占全国氧化锂资源量的30%、全省氧化锂资源量的52.7%。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十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荣誉。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翟婉明简介

  翟婉明,男,1963年8月生,江苏靖江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该同志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与振动研究,创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解决了钢轨复杂震动状态下的轮轨空间动态耦合建模和散粒体道床振动模拟等国际性难题,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模型”而得到广泛采用;创建了重载列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的系统分析方法,被国际重载协会列入《重载铁路最佳实践指南》;提出了基于高速行车性能的基础结构多维度动态服役安全控制原理,为保障基础结构运维与服役安全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相关成果成功解决了我国高速、重载铁路工程领域一系列实际难题,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

  樊建川简介

  樊建川,男,1957年9月生,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现任四川安仁建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建川博物馆馆长。

  该同志专注收藏中国百年历史40余年,变卖10多亿资产创建四川建川博物馆,目前已开放各类分馆57座,拥有藏品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4790件,全面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史。作为一名拥有4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投资1.5亿元建设《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礼赞》展览,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博物馆群落运营坚持公益优先,年免费观众超过100万人次。先后获得中国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中国旅游产业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