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封信的学姐应该已经36岁了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ID:xhmrdxwx)、“衡阳师范学院”(ID:hynu1904)、“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浙江大学”(ID:zdnews99)、“复旦大学”(ID:fudanunivs),新华社客户端,抖音@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近日,14年前写在明信片上的

  “致503室的后辈们的一封信”

  引发无数网友关注

  

  这封信

  是衡阳师范学院2005级学姐

  于2009年毕业之际写下

  并贴在学生宿舍503室书柜内侧的

  由于位置较隐蔽,至今保存完好

  

  今年3月10日

  在参加教资考试笔试的前一天

  503室的祖英同学又一次看到这张明信片

  激励自己的同时

  又想起那位素未谋面的“留信学姐”

  于是,她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心情

  “写这封信的学姐

  应该已经36岁了吧”

  

  有网友留言

  感慨时光的神奇

  还有网友

  提到了“留信学姐”的近况

  值得高兴的是

  经多方寻找

  503“留信学姐”

  找到啦

  跨越14年的对话

  我希望和学姐一样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这封留在503宿舍的信

  激起了无数人美好的青春回忆

  3月18日下午三点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举办了一场别致温馨的故事会

  讲述了一段段“美好的相遇”

  

  当年留下明信片的05级学姐李薇

  现在是山东淄博的一名语文教师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

  但依然通过线上的形式来到现场

  分享那些年姐妹四人的故事

  如今的“503四姐妹”

  都是六年制公费师范生

  四人其实已经做了五年室友

  尤为珍贵的是

  她们也拥有共同的理想

  成为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

  她们像学姐在留信中期许的那样

  努力做“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女孩子”

  

  

  一封亲笔信

  串联起跨越云端的对话

  如今的“503四姐妹”希望

  能如学姐般温暖坚定

  “在祖国的乡村教育事业上

  发光发热”

  跨越20年的约定

  我们想通过寝室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这个月的500元到账了!”

  近日,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如期收到第7笔捐赠到款

  备注为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313助学金”

  这个助学金是由浙大竺可桢学院

  同住一间寝室的四名同学

  高明合、姜博丰、陈泽文、郑福军

  共同设立的

  “313”正是他们寝室的编号

  2022年9月起

  在浙大教育基金会老师协助下

  四人共同设立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313助学金”

  资助来自西部地区、有困难的浙大学生

  

  关于设立助学金的初衷

  313宿舍的男生们这样说

  一笔助学金

  是延续同窗之谊的纽带

  更是浙大精神的传承

  四兄弟希望这项助学金

  能承载并纪念

  他们313寝室

  求学的宝贵经历

  同时希望受助的同学

  能感受到来自学院和寝室的温暖

  跨越24年的接力

  用一代代人的青春和热情去浇灌种子

  “宁静的夏天

  天空中繁星点点

  心里头有些思念

  思念着你的脸……”

  你听过《宁夏》吗?

  其实,它唱的是真正的宁夏

  歌词记录的不光是“夏天的宁静”

  更是背后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与宁夏西吉县王民中学的情谊

  王民中学的化学实验室里

  存放着一张全校皆知的旧书桌

  木桌四周有黑色水笔

  密密麻麻的印记

  那是历届复旦研支团成员的签名

  

  林伯韬在书桌上签名

  2022年3月29日

  在宁夏西海固海拔

  1800米的六盘山西麓一场

  “梦想校服”捐赠仪式

  在西吉县王民中学拉开了帷幕

  教学楼前的空地上

  同学们排着队依次领取新衣

  又纷纷在第一时间换上

  在现场主持活动的是复旦大学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林伯韬

  2021年9月,他和同伴们

  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旅程

  目的地便是王民中学

  

  林伯韬与穿上新校服的同学们合影

  这里入冬早

  十月份就飘起鹅毛大雪

  学生们穿的校服太薄

  在室外常被冻得牙齿打颤

  得知这一情况后

  一个“梦想校服计划”

  在林伯韬心中发了芽

  他一边联系厂家

  一边征集同学们的校服设计稿

  请服装设计师朋友帮忙

  并拿出了自己积攒已久的

  两万余元作为启动资金

  为学生们制作冬季校服

  喜欢摄影的林伯韬

  将支教生活中,护卫国旗

  组织合唱、设计校服等故事

  用他的视频一一记录

  “这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拍的”,他笑道

  在视频中,林伯韬“变身”理发师

  在音乐教室的大镜子前

  拿着推子为孩子们理发

  

  刘磊是比林伯韬早一年出发的

  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

  也是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初到西吉将台中学

  刘磊和伙伴们就遇到了生活上的考验

  

  西海固的冬季寒冷漫长

  从10月至次年5月“随时都会下雪”

  三个南方人

  “经常一起床就发现流鼻血了”

  轮到早读看班时

  刘磊6点多就要起床

  “冬天学校里的水管容易被冻住

  这时候就会没水用”

  往届研支团学姐买回的

  洗衣机成了代代相传的“宝贝”

  虽然每次注水、洗衣、脱水

  排水都需要人专门站在旁边手动操作

  但“在冬天很冷时它确实算是帮了大忙”

  

  刘磊与学生们感情的深化

  则源于一次关于离别的“预演”

  2020年11月下旬

  他有事需要回上海一趟

  班里的学生听说后

  “好像一下子丢了一个亲人一样”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准备赶飞机的刘磊发现学生们

  跑到了宿舍门口

  “堵着我,说不让我走”

  到上海后,他收到班主任老师的短信

  “学生们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这次短暂的分别

  使他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心

  

  23年来,已有51名复旦学子

  担任过王民中学的支教老师

  2022年4月底

  这张书桌被共青团中央

  青运史档案馆借用作展品

  一场接力赛

  是延续同窗之谊的纽带

  更是传递爱心的接力棒

  林伯韬说,“一开始埋下了一颗种子

  然后我们持续地经过这里

  用一代代人的青春和热情去为种子浇水

  经过长期的浇灌

  他们终会开出向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