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春天”还有多远?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大篇幅和连串数字让大家振奋不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直指社会痛点,打通行业堵点,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支持力度也前所未有,这也预示着我国职业教育将开启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
的确,“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这样的话语实在是非常振奋人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转换,仿佛让人看到“职业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
然而,一些代表从一线调研中带来的数据却不容乐观。
全国人大代表屈胜是江麓机电集团一名电焊工、高级技师,从事电焊工作30余年。在调研走访中,屈胜发现,受工资、福利、社会待遇等因素影响,很多人并不愿意当工人。“以江麓机电为例,员工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最年轻的都超过30岁了,20多岁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屈胜说,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是技工人才面临青黄不接。
全国人大代表花蓓曾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她举例说,有职业学校初设数控机床专业时,工厂的职业需求量非常大,学校也投入了很多资金采购设备,但就是招不到人。“扩大招生范围,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有了抓手,但是生源是一个堵点,首先要打通。”
招生难难在哪儿?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许多家长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求学观念、就业观念比较传统。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够全面。笔者就此跟几位家长聊过,他们中几乎无人将“职业教育”作为孩子“出路”的首选,在他们眼中,挤高考,接受“精英教育”才是“正途”,名牌大学才是孩子就业的“敲门砖”。“职业教育,孩子的就业也许不成问题,但是就业面比较窄。”“就算你在一个不错的企业找到了工作,但会比其他大学毕业生,更快遇到薪资和晋升瓶颈,而且更难突破。”“你看,那么多产业工人,能有几个成‘大国工匠’?”……
就业面窄、薪资待遇不够好、事业上升瓶颈更难突破,如此种种。是目前职业教育就业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也是一心为孩子打算的中国父母所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并非仅仅是民众转变观念这么简单,而是要切切实实解决他们的顾虑。否则“堵点”依然存在,家长依然焦虑。
值得欣慰的是,针对这些“痛点”“堵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了明确目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期待这些措施能尽早落地,快速推进,真正见效,期待家长们的顾虑能早日被打消。只有到了那时,我们才能说“职业教育”的春天真的来了,“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这一美好图景也真的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