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中三年很努力,女儿却只考了个大专,我应该接受吗
原标题:高中三年很努力,女儿却只考了个大专,我应该接受吗
在女儿还没考高中之前的那年(女儿上初中三年级,那时还不叫九年级),关于孩子高中要去哪个学校上,成为家长们见面后经常讨论的问题。虽然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但是家长们的愿望大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孩子能上个好的高中,将来能够考个好的大学,先不说什么光宗耀祖什么的,起码孩子将来能够衣食无忧,过上体面的生活。
我的女儿成绩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学习一直很努力。尤其是物理、化学,她学得有些吃力,我虽然也在学法和做题时给予指导,但是她还是稳步不前。所幸的是,中考时,这两门课占的分数并不多,所以我告诉她:“只要尽量就好,实在弄不懂的地方就暂且放一放,过段时间可能就会转过弯来了。”
中考成绩在我们一家人的焦急等待中终于出来了,女儿以超过县录取分数线二十几分的成绩,被县重点高中录取了。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女儿一直紧缩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一个月后,怀着高兴的心情,我和爱人领着女儿去学校报到。排队、交钱、分班、领住宿用品、找宿舍,忙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把女儿的事安排妥当了。
从女儿进入重点高中那一刻起,我和爱人心中都有了一个新的愿望,憧憬着三年后,女儿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女儿也会有同样的愿望吧!
在知道了我女儿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之后,有的朋友说,孩子考进重点高中,就像进了保险箱,考个大学是没问题的。当时听到这话,我只是嘿嘿一笑,但心里却把它当成了真的。所以,“女儿一定能考个好大学”这样的想法,一点点地占领了我的心。
女儿开学后,正式上课的第一个大周回家,当我问到她在学校这段时间是否适应的时候,她说其他方面还可以,就是老师讲课听不懂,老师讲得很快,和初中的老师讲课方式一点儿也不一样。女儿说这话时,我对她说,可能是刚开始,过一段时间,适应了老师的讲课方式就好了。但是我并没有把女儿说的话放在心上。
很快到了四分之一考试的时间,成绩出来了,女儿说她考得很差,但是班里的学生普遍考得都差,也有考得好的,但是很少。看到女儿的成绩,再看看班里所有学生的成绩,我感觉女儿还不是像她自己说的那么差。就给她加油鼓劲,告诉她上课前要做好预习,老师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跟上老师的节奏。
高中三年,女儿学得很努力,我也在尽我所能地帮助她,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她一些指导。高一和高二的时候,她还会偶尔向我诉说,哪一门课,哪个地方听不明白,弄不懂是什么意思。如政治、地理,六门课,她就语文考得还可以,其他五门总是不尽人意。
高三的时候,女儿学得更努力了,因为这一年基本上都是在复习,女儿的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对于一些问题她还是不能理解,也许是她脑子开窍晚,也许是她真的有点儿笨。看到女儿努力的样子,我不忍心再给她施加什么压力,只希望她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出现“顿悟”。
直到高考结束,女儿也没有出现我所希望的“顿悟”。她的成绩和平时没什么出入,所以连我所希望的女儿能“超常发挥”也破灭了。最终女儿的志愿选择了大专,然后等到的结果是被录取了。
人们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对于女儿考上了大专,我心底里虽有些不甘,但仍然支持女儿的选择和决定。俗话说:知足常乐。女儿虽然考得不好,但是也有好多她的同学,连个大专的分数也不够,即使选择复读,来年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有的则从此结束了求学之路。
对于考上了大专,女儿则是知足,她说三年她学得很吃力、很辛苦,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她已经满足了。
三年的大专,女儿长大了,在校期间她学了专业的知识,也积极参加了一些活动,也考取了两三个其他类的证。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大专毕业后,女儿自己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而今已经工作两年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