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孝善常在,一老一小保障有大爱
浙江在线4月21日讯 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近日,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三口村联合村妇联在下钱文化礼堂举行了“孝善饺子宴——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志愿者、镇党群服务中心协力支持。文化礼堂作为精神家园,“一老一小”又是民生底线,更牵动着每个受过传统宋韵熏陶的中国人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要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除了基本的生活服务,更要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创新服务思路,杭州市临安区积极推进探索“一老一小”整体解决之道。
“今天早上很早就赶过来了,也不是说多想吃那一碗饺子,和朋友一起聊聊天,热闹热闹,感觉心里就暖洋洋的。”村中一名姓王的大妈感叹。在“孝善饺子宴”的现场,村中老人齐聚一堂,品尝现做的饺子,欣赏精彩的演出,身边有青年和党员志愿者嘘寒问暖,聊天解乏,这些对于子女常年离村、业余生活匮乏的农村老人来说,弥足珍贵。在饺子氤氲的热气中与舞台的音乐下,老人们聚在一起,跳起了熟悉的广场舞,岁月的痕迹此刻仿若消失不见。要呵护好“一老一小”,就要关注老年人的深层需求。如今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要达成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除了物质条件还须精神层面的保障,类似饺子宴这样的活动,在杭州市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阿姨,收到这种短信的时候,先不要马上转账哦,要跟家里人或者派出所讲...”在还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不厌其烦的重复下,老人们跟着学习电信诈骗的劲头也格外足。信息不对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中重要的一环。虽然都住进了小洋房,装上了宽带,但真正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寥寥无几,活动现场设有点位,针对老人相关需求,进行智能手机的培训,力图让本村老者能顺利用智能机“打视频、看电视、收付款”。在另一边的“健康区”,刚做完体检的张阿姨有些赧然:“早知道这里可以免费剪头,昨天我就不剪啦,这里手艺也很好的。”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到264万人,年均增长约13万人。板桥镇通过发动新乡贤等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党建联建在共富大场景中统领作用,强化“浙里康养”基层实践打造的“花田有养”为老服务品牌作为“一老一小”的工作主线,不断拓宽夯实文明有礼的家风乡风建设,让老人感受了到新时代的幸福感。
“一老一小”总关情,也是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杭州市将持续发力,筑牢“一老一小”民生底线,平衡发展城乡养老服务,为村里与城里的“一老一小”打造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