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一个“坏孩子”的转变

  谢家集区幼儿园  张丽

  一、案例介绍

  梁心怡小朋友是本学期新转入我们班级的的小女生,记得刚进入班级的那段时间,每天入园时总是哭闹不休,不让家长离开,老师晨检和她打招呼,她也是视而不见,情绪很不好,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晨间活动时她也不和小朋友玩,自己默默地坐在位子上发呆,在户外活动时她也是从不参与,从不主动与老师和小朋友们交流。这些特点都表现出她是一个非常内向和不合群的孩子。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她还有性格的另一面,晨间活动时,孩子们都在高兴地玩积木,这是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我循声望去,看到刘本硕的鼻子在流血,我还没有开口问怎么了,旁边的孩子都七嘴八舌的向我告状,说是梁心怡有积木把刘本硕的鼻子砸流血了,等我把刘本硕的鼻子流血事情处理好。问梁心怡他们说的是真的吗?她低头不语,我觉得她肯定不是故意的,又念及她平时性格内向、不与小朋友合群。对她也没有过多的批评,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她,下次不可以这样了。我认为这只是个偶尔的事件。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打人,别人在玩游戏,她不参与却要捣乱别人,或在旁边搞破坏。有一天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全班许多小朋友的愤怒,以至于和她发生了肢体冲突。所以长此以往,班级的小朋友都说她是个坏孩子,更没有人愿意和她接近了。从这看出她的性格又表现出了对人的攻击性。

  二、案例分析

  针对梁心怡小朋友的在园表现,我及时与家长沟通。通过家访得知,该幼儿以前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梁心怡小朋友之所以转学是因为她的父母在今年刚刚离婚。从小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也非常的爱她。而由于父母离婚迫使他现在与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和奶奶接触比较少,奶奶对她来说是陌生的,她自然是不习惯,从而不和奶奶交流。转学又到了一个新的幼儿园。环境,老师、和小朋友都是陌生的。加之对爸妈的思念,心理受到不小的影响。所以表现出性格内向,不愿意和人交流。

  另一性格特点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则源于父母近期由于婚姻破裂导致的无休止的争吵,打架等暴力倾向。耳濡目染,在她幼小的心里认为拳头可以使自己胜利。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针对这些现象家长很揪心,希望老师多多引导孩子,使孩子尽快融入到集体、融入到班集体的大家庭,使幼儿走上成长的正确轨道上来。

  三、心理辅导

  1、家长和老师多与孩子交流

  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和老师抓住与幼儿交流的每一个时机。在与幼儿交流中家长和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变说教者为倾听者。在和孩子交流时,态度要和蔼,语气要轻柔,平等耐心地和孩子对话。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俯下身子,并用一些温暖的动作,比如,摸一摸孩子的头、拍一拍孩子的肩膀、亲一亲孩子的脸等,增强和孩子交流的亲切感。创造孩子与爸妈交流的机会,用电话让孩子和爸爸或妈妈沟通交流,既解决了孩子对爸妈的思念,又使幼儿感到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她的,从而打开孩子与人交流的心扉,慢慢的使孩子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2、对幼儿加以赏识鼓励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是3-6岁,心理学研究认为3-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奠基期。因此,在这个阶段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幼儿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人格。老师、家长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生活,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以欣赏者的眼光向孩子学习。不断地激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交流的乐趣。

  3、家园共育

  让家长认识到目前不利于孩子个人成长的因素以及不利因素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建议家长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多亲近孩子。带孩子多去户外走走,与同龄的孩子多接触,创造孩子合作游戏的机会。学会与奶奶交流,在祖孙之间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克服孩子不愿主动与人交流的心理障碍。在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多一些关心、多一些耐心。从生活小事入手,在一日活动中抓住与幼儿交流的有利时机,巧妙地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了解幼儿内心所渴望的东西,把自己的教育真正深入到幼儿的内心世界 。

  4、教给幼儿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幼儿攻击性行为出现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制止和正确的引导并教育  ,告诉她,在遇到问题学需要解决的时候,可以找老师和同学。攻击别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拳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这样还会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得不到同学的尊重,交不到朋友等。

  四、教育成果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一系列方法的应用,在本学期末,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

  1、梁心怡变得和奶奶亲近了,能主动与老师和小朋友交流,变得活泼了,并能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和班级小朋友友好相处,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并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3、上课注意力集中,能积极大胆举手发言,并高质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

  4、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比如在本学期幼儿园举行的幼儿绘画活动中她的作品《我的妈妈》获得了一等奖;手工作品展树叶粘贴画《舞女》获二等奖、端午节举行的端午情深手工制作的《粽子》获一等奖。另外,在“六一”儿童节,梁心怡小朋友参与表演了本班级的舞蹈《小宇宙》,在舞蹈中表现的非常的积极主动,而且跳得很棒。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很是欣慰。

  五、反思

  所谓的“坏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她的坏并不是主观的形成,是受一些客观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幼儿由于年龄小,是非观念不明确,对生活中的好坏不能正确的区分。更不知道好和坏将对自己的影响。当孩子的不良习惯出现的时候,如果家长和教师不能及时的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那么,孩子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时候的孩子就变成了坏孩子;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及时的正确加以引导,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事能做,什么是不能做。孩子从小有一个简单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孩子不至于走上错误的道路,孩子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从小就不合群、不与人交流和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的被冠以“坏孩子”标签的孩子很难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幼儿园教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是每个幼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对问题幼儿更应该多些关爱、多些耐心。关爱是每个幼儿的最基本需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才能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