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安全系数”,守护生命“红线”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今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各地要将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以“须臾不可放松”的紧迫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任务,稳定“安全系数”,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要认识当前形势,统筹安全发展,绷紧思想之“弦”。“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当前,我国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环境,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对我国的安全形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各地要认识当前形势,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绷紧思想之“弦”,统筹安全和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有效保障新发展格局。
二要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安全排查,织密防范之“网”。“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主体责任十分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各地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研判问题形势,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责任制度和考核机制,全面压实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监督执法,落实安全排查力度,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着力消除盲区盲点,织密防范之“网”,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有效将小隐患解决在萌芽当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避免小隐患酿成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三要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安全宣传,敲响警示之“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各地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重点领域,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利用新媒体、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思想责任和宣传演练,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教育,定期开展安全警示宣传,通过教育宣传片、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活动,持续加强党员干部安全生产知识普及,牢固树立起安全生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思想,切实增强安全法治宣传实效,同时要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培育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观念,严防各类安全风险。(李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