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冤冤相“暴”何时了?
原标题:孩子被打!冤冤相“暴”何时了?
11月9日,“ 家长上门掌掴5岁幼童并推倒其家中老人”的事件引发关注。
事件的起因是这位家长听闻儿子在幼儿园被同班同学戳破头皮,便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
据相关监控视频资料显示,期间,该家长突然情绪激动,用手击打对方幼儿面部,致其仰面倒地,还在冲突中推倒了对方的家长、幼儿祖父,致老人腿部骨折。
图源/新浪新闻
看过视频后的网友纷纷前来评论,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网友称,很多幼儿园的家长反应打人的小孩在学校屡次打其他小朋友,其父母也不管;视频中显示受害者一家三口去讨说法时,一开始是在客厅坐着教育孩子,而后才动怒打人;也有人说,五岁的孩子哪里会屡教不改,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网友们争论的点在于:孩子被打,不应该给对方一些教训吗?在不犯法的前提下,要怎样保护自己孩子的利益?
一直在关注此事件发展的66和且且,在《听说了吗?》第36期节目中,邀请到返场嘉宾管海鑫律师,聊了一期有关“ 孩子被欺负时家长该如何应对”的话题。
他们从法律的角度,更是作为一位父亲、一位母亲来和大家聊聊~
01 是意外还是习惯性伤害?
“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不足为奇,多大点事儿啊!”
“没事,孩子嘛,难免磕磕碰碰。”
“小朋友吵闹,小题大做了吧?”
对于小朋友之间的打闹,大人们总会以这样的口吻敷衍了事。
实际上,小朋友没有明确的 自我保护意识与 规则意识,没有好的引导,他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问题的。
因此,如果家长一味地认为小朋友之间的打架不足以掀起什么大风浪而不重视的话,久而久之,当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事态的发展或许就不在你可控的范围之内了。
02 孩子被打,要以牙还牙吗?
听到孩子被打伤,为人父母的当然会感到伤心和愤怒。谁家的孩子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哪怕是蹭破皮也会痛在心里。
但显然,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是永远行不通的。
首先,父母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 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告诉孩子会一起面对和解决这件事情。同时,也不应该去责备孩子,而是去正确引导他。
图源/电视剧《小舍得》
面对孩子,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该如何保护自己。例如让孩子学会及时制止对方,跟对方说不停止攻击行为就告诉家长或老师;及时向老师求助,请老师帮忙制止这种不良行为;多结交一些朋友,如果有朋友的帮助,对方也不容易下手。
父母还可以去找学校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维护孩子的权益,而不是选择逃避。
03 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
孩子的行为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在学校与他人起冲突,甚至 经常被告发“打人”、“欺负同学”,就需要警惕了。
肯高迪亚大学和内梅亨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孩子打人”的核心原因,是共情能力差。孩子在攻击他人的时候,不知道别人会有多疼。
对待有打人习惯的孩子,适当惩罚是必要的。
图源/封面新闻
孩子打人、咬人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取消孩子喜欢的事情。例如取消未来一个月内所有新玩具的购入计划,取消出游计划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惩罚本身就够了,没必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尤其不要因此故意冷落孩子。 否则,强迫式或压迫式的教育会适得其反,引导非常重要。
要让孩子知道不是爸爸妈妈不爱他了,而是他做错了事,所以在买玩具这件事上受到了惩罚。
当然, 提升共情能力才是杜绝暴力的关键, 家长可以在情绪平稳后开展“共情训练”。
孩子被打事件并不是个例,它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也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怎样坚定地维护孩子的权益?如何与孩子相处和教育孩子?
或许,本期节目能为你的育娃之路带来一定的启发。
本期节目
孩子被打了,你会打回去吗?
原本孩子间的冲突,上升到了家长出手“复仇”,并出现了家长打对方孩子的“降维打击”局面,如何避免儿童冲突事件的升级成暴力事件?这件事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本期节目,刑事律师管海鑫再次做客,和且且、66一起来聊聊“孩子被欺负应如何正确应对”。
掷石者与被掷者之间那道隔阂是不能跨越的吗?
也许立场对调正义也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理性和平的方式远比暴力更有力,冷静也必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点击收听
主播&嘉宾
嘉宾:
管海鑫 刑事律师
主持:
收听渠道
您还可以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APP、芒果动听APP、蔚来汽车NIO Radio、网易云音乐、荔枝播客、蜻蜓FM、云听搜索节目名《听说了吗?》收听哦~
【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lvshi-66
▲本播客的所有案例,我们希望你永远都不会遇上。同时欢迎你成为我们的嘉宾,但不要成为我们的当事人。
编辑 | 灿烂
编审 | 刘宁莎、李立伟、灿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