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识字200多,关键是没刻意教,这位妈妈的启蒙方法值得学习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尽早地识文断字,能够在某些方面赢在起跑线上。
不过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要掌握方法,不要揠苗助长,反而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
这妈妈的启蒙方法却是值得各位父母借鉴学习的,她的宝宝才3岁但是却能认识200多个字,关键是她并没有刻意教。
这个妈妈说,自己只是在宝宝对生活中出现的汉字感觉到好奇的时候就及时告诉他这个汉字怎么念,是什么意思,久而久之,很多简单的绘本宝宝就都可以自己阅读了,词汇量也不在知不觉间就增长这么多了。
这个妈妈说的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抓住了孩子的“识字敏感期”,而更多父母则是任由是孩子的“识字敏感期”溜走了。
2-7岁是孩子的识字敏感期
幼儿的成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组成的,这是由蒙特梭利提出的观念。处在识字敏感期中的孩子,会对“识字”有迫切需求,而且记忆能力特别出色,识记速度快、数量多、记得牢,识记过程也特别轻松。
而且在识字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获得很多的快乐,家长只要替孩子抓住这个“识字敏感期”,是非常有利于孩子从小探索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如果家长错过了这个“识字敏感期”,孩子对识字最有兴趣的阶段,那么孩子在识字的时候可能就要花费多6、7倍的努力。
当然,即使孩子是处在“识字敏感期”期间,家长的引导方法也很重要,那么这位妈妈的引导方式各位家长就可以模仿。
1、巧用绘本
孩子识字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所以家长在教孩子识字的时候不要很生硬地只是教孩子认字,而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对这个陌生的字感到好奇,这个时候,家长再给孩子解释这个字怎么念,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孩子才不会排斥,而且记忆的也会更牢固。
孩子总喜欢一个绘本反复的读,那么在反复读的过程就是孩子对这个故事加深印象的过程,那么几遍之后,孩子对故事情节其实都能够脱口而出了;
这个时候家长给孩子用指读法读绘本,让孩子将绘本上的字和家长口里读的字的印象重叠起来,这样孩子是很容易认识文字,并消化文字的。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最需要 家长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耐心,耐心的等待不逼迫孩子,耐心的让孩子循序渐进的理解字的意思和用途。
推荐《我会自己读》,这一本可以专门“认字”的故事书,每个故事上方都专门标注一个生字+标准注音,而且这也是一本是会“说话”的故事书,扫描封面二维码,有声同步伴读,这样孩子自己也可以边听边看。
同时这也是一本教孩子成长的故事书,以孩子的识字启蒙为立足点,用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孩子讲述成长过程中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和需要懂得的小道理。
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帮助他人、团结合作、不怕挫折等美好品德,同时也教育孩子要养成热爱劳动、爱卫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简单易懂的语言,精美有趣的插图,正规注音的字词,让孩子在识字的同时,学会快乐成长的小道理。
2、把汉字当做图画来教孩子
孩子在刚开始识字的时候,其实也是将文字看成一种图画来来看的。孩子之所以可以对于象形文字理解的更快,其实就是因为象形文字的特点就是极其贴近生活一个图画。
大概孩子看到第1个图,一下子就会联想到下雨。但是如果现在教孩子识字还用象形文字的话,那么给孩子识字其实会增加很多的负担,因为孩子只会知道第一个图念“雨”,但是却不知道第四幅图念什么。
但是家长可以使用直接将现在的汉字图像化的图画,这样孩子一样可以将“汉字”这种符号和生活中的东西配对,从未对汉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更多。
用图画的方式学习汉字,也是利用儿童左脑的语言信息处理功能和右脑的图像色彩功能一起来学习汉字,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积累汉字,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儿童左右脑的快速开发和良好发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