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请先懂我,蒙台梭利教你读懂孩子内心真正需求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也是父母努力奋斗的动力,孩子的每一丝变化、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父母的神经。

  当孩子磨磨蹭蹭,我们会催促他快一点,而没有看到孩子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尝试跟上大人的步伐。

  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会责怪他专心一点,而没有意识到正是平时一会儿让他喝水,一会儿问东问西,亲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作为家长,我们往往只关注到孩子表现出的行为,却很少深思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秘密。

  孩子的很多臭毛病里面,其实都隐藏着孩子的成长密码。

  

  你了解孩子吗?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我还是不够了解。虽然我从孩子成长为成人,但我觉得我对孩子还不够了解。”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告诉我们:

  孩子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孩子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来获得。

  成人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生命力”的发挥,使它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可很多人就不明白,为什么童年对孩子那么重要?

  一个孩子的童年最需要的又是什么?孩子最需要什么样的父母?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

  孩子最需要的,真的不是“完美的家长”,而是有“心力”的家长,一个真正能读懂自己的家长。

  那么,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

  

  需求一:

  孩子希望父母这样读懂自己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过: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很痛苦,那你一定是用错了方法。

  世界上没有轻松的职业,如果把父母也看成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和其他职业相比,养育一个孩子真的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困难的工作了。

  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立个体,教养之道自然不能生搬硬套。

  因此读懂孩子,也就成为了每一位父母必修的一门功课。

  我们常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做一个读懂孩子的父母呢?

  

  1、准备一个适合孩子安全活动的空间,并提供和孩子的体格相当的优质的美好的实物,满足孩子喜欢使用和成人一样的物品的愿望。

  2、家庭中应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在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孩子可以自由地活动,做他想做的事情;

  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脱衣服、用餐、扫地等,就应放手让他自己去做。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遵守的规则,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而不是由父母单方面制定。

  3、在生活中尽量给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成人要以步骤清晰和放慢的动作向孩子展示每件事情的正确做法;

  并相应为孩子提供他易于使用的物品,这样孩子便会模仿与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进了自信心,提升了自主探索学习的意愿。

  

  4、家长不要轻率地使用“真笨”、“这样做不对”、“你怎么没记性”等指责性词语,这样容易使孩子有自卑感和失去进取心。

  家长应换之以称赞、鼓励、肯定、感谢等积极态度,容忍孩子的失误,放手让孩子再做尝试,孩子的时间感觉差,动作尚不协调,所以做事速度自然缓慢。

  家长切记,绝不要催促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速度,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按自己的速度行事,这将产生积极地教育效果。

  5、多创造在家庭之外和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

  由于中国现在的家庭结构,3岁以下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过少,会造成其长大后不会主动去找朋友的社交障碍。

  家长应积极寻找机会,有条件的可带孩子参加亲子园活动,在充满教育性的亲子园中既有利于孩子增长智慧,又有利于其社交能力的培养。

  

  你所走过的每一段路,遇见的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命运。

  满足孩子的成长真正需求,才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

  需求二:

  懂孩子就要给予孩子自由的权利

  蒙台梭利博士说过的:“我们要尊重、理解每一位幼儿。”

  我们要感受孩子所想,知道孩子所想,懂得孩子所想,只有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以一颗孩子的心来看待孩子的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了解孩子、懂得孩子。

  因为只有真正意义上懂得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为孩子服务。

  可惜的是,许多成人都认为,自己对待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态度,根本谈不上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当孩子自己吃饭慢的时候,成人就会不自觉地去喂他;当孩子正努力尝试系扣子时,成人又会急不可耐地主动去帮忙。

  总之,生活中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成人的干扰,而这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

  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节奏,有些事情是不能太心急的。

  多数成人都能很容易地理解给予儿童自由探索的重要性,但真正愿意放手让他们去做得却少之又少。

  家长只有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和体验世界的机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因此,蒙台梭利博士才会大声呐喊“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就像蒙台梭利一再强调的那样:

  一是为儿童预备好一个适宜的环境;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人为地为孩子正常化的成长设置障碍。

  家长适当放手,孩子才有成长的空间,尊重孩子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孩子身上每一个具体的行为上。

  需求三:

  有爱的情感联结

  孩子小的时候,往往和父母有着稳固的情感联结。

  在与父母的联结中,孩子获得内在的力量和价值感,这也是孩子获得探索外界的勇气来源。

  对于0~12岁的孩子,尤其是0~6岁的孩子而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共性:都特别渴望跟原生家庭的父母保持联结。

  这个联结如果做不好,孩子很可能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上以及未来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上出现问题。

  眼下不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长大就会和他无话可说!

  这是一个很残忍的事实。

  

  情感联结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核心,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写到:

  童年的记忆,就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印象”。 童年即是人生最初的起点,也是人格最初的起点。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极度缺乏安全感,那么无论以后她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内心都是焦虑的、不安的。

  为此,李玫瑾教授多次强调:孩子6岁前,父母再辛苦也要亲自抚养。

  6岁前,是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关键期。所以,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会在生活上和情感上陪伴孩子。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和感受,是联结的核心。

  最高级的教养,是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

  

  只有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密,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才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掌握人生幸福的密码。

  什么是好的教育?我想说,适合的一定是最好!读懂孩子,与爱同行。

  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适合他的方式顺势教育,才能把孩子内在的优势最大化地激发出来。

  

  *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