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收到多个工作邀约,川大毕业生求职碰壁,到底谁在心疼她?

  导语:

  川大张薇在地铁上,诬陷大叔偷拍,并且把大叔照片发到网上,发表了一些嚣张言论,比如“我就不道歉”,以及对大叔身份的贬低,让自己也成为网络红人。

  这件事的处理,川大本着包容为本,对张薇留校观察,留党观察。

  事情原本告一段落,但没想到起了蝴蝶效应,川大毕业生求职碰壁,也是让人始料未及。

  

  01

  为何人们忘不了张薇?

  张薇是新闻专业,她的问题属于知错犯错。

  因为新闻的要素之一,就是真实性,在确定大叔没有偷拍后,她依然给对方扣上偷拍的帽子,可谓其心可诛。

  也有人为她辩解,认为女生出门在外,就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防止偷拍是对的,但如果把遇到的人都当成假想敌,就有点过犹不及。

  地铁上人那么多,她又如何断定大叔在偷拍呢?显然跟大叔的老实有关,她的刻意,多少有点捡软柿子捏。

  

  再加上有高中同学爆料,说在高一时期,被她霸凌,张同学曾带女生将她堵在厕所,将她的头撞在消防栓上,为了显示真实性,她表示保留了就医的单子,可以提供证明。

  还有大学同学透露,说她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名字强加在别人的论文上,可笑的是,她大学获奖的是机械专业,被保研川大的新闻传播学,这跨度也太大了吧。

  

  张薇大学时期的男朋友也爆料,说在跟她恋爱期间,发现她还另有对象,对方是隔壁副校长的儿子,他气不过提出分手。

  

  网络信息真真假假,我们需要辨别来看,有人可能觉得墙倒众人推,问题是,她如果没有做,为何不出来为自己辩解呢?

  02

  张薇的顺利VS毕业生的难,到底谁在心疼她?

  问题出来后,张薇实习的单位,就明确停止了她的实习。

  但这并没有对她造成影响,很快有位宋清辉的经济学家,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他表示欢迎张薇来实习,甚至做自己助理也可以。

  这位经济学家显然对她很同情,还称解雇张薇的大厂没人情味,对女生要多一点包容,她还年轻。

  

  不清楚这位宋先生是真心聘请,还是为了蹭热度,他以为自己有包容心,其实不过是纵容恶。

  所谓包容,是一个人不知道问题,无意间犯了错,而且认错态度良好,那么你给她机会,是在救赎。

  张薇需要吗?

  她那么有能力的人,根本不需要你的同情。

  要知道,她可以轻松保研,并且能熟练应对网络,在刚发帖时,就要求实习单位隐藏自己的信息,这种对网络的预判,让老员工都自愧不如。

  大厂不缺人才,但一个失去道德底线的人,注定难以走长久,就算给她机会,她也不会感恩,而是认为自己足够优秀。

  当然,宋先生想要包容张薇,咱也没必要阻拦,只希望他自己不要后悔,能够合作愉快才好。

  

  相比之下,川大毕业生就没有那么幸运。

  北京一家律所发通告,表示该校学生品质难以信服,故不再招聘川大的毕业生。

  川大的回复是,尊重单位的选择。

  这真的是让毕业生亚历山大呀,说好的母校是后盾呢,为何关键时候,不出来维护学生的利益。

  个体不代表群体,张薇的品行也跟别的学生无关,因为她的原因,影响到别的学子,也太不公平了吧。

  这不是个例,还有个江苏的教授发帖。

  说在把关简历时,他淘汰掉了川大的硕士,要是放在原来,他会选川大硕士,毕竟985基因压制。

  虽然,很多人呼吁要公平,北京那家律所也撤回通告,但不可否认,川大毕业生就业还是阻力重重。

  不知道川大作何感想,有没有心疼这些学子?

  要论包容,这些认真读书,努力求学的人,才是真正需要庇护的。

  

  写在后面:

  地铁诬陷偷拍事件已经过去,张薇的人生并未受影响,相反,她还获得了名气,就算是直播,也可以是网红级人物。

  但这件事的后续影响还在,也给予我们深思。

  人可以善良,但善良要有原则,如果因为颜值高,就刻意包容和保护,那是对普通人的伤害。

  所谓规则,是对善与恶的分辨,要是有一天,恶没有得到该有的惩罚,我们也会对规则产生质疑。

  有人可能会说,大叔都原谅她了,为何大家放不下?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傲慢和自私,已经影响到了更多的人,川大的毕业生何其无辜,要受到就业影响。

  在这里,也希望用人单位能一视同仁,看实力而不在意出身,让每个努力的人,都能有机会绽放光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