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信用正能量 筑梦美德新海信
俗话说,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为全面提升小区居民诚信意识,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信用环境,海信社区高标准建立信息采集评定机制,高质量开拓守信激励场景,高水平建立社区宣传阵地,运用诚信正向激励的“小切口”,破解基层社区治理的“大命题”,倡树崇德向善、重信守诺的理念。
一、创建等级机制,夯实流程提效力
海信社区制定以“个人信用等级评定”为基础的居民信用管理办法,向辖区居民发放“信用存折”,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整治楼道环境、实施垃圾分类、清理野广告等社区公益活动,根据活动类型及时长等数据,评定居民信用等级。后期,居民凭借自身信用等级,享受“信用超市”购物、优秀典型推选、图书借阅免押金等多项优惠政策。据此,海信社区打造了信用等级“获取-评定-运用”的闭环,提高了辖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热情及参与率。
二、鼓励志愿服务,正向激励增活力
海信社区把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公益活动等列为居民信用信息采集重点事项,通过“信用+志愿服务”的方式让志愿者在活动中体现自身价值,激活社区基层治理活力。借端午节来临之际,海信社区于6月20日上午组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齐聚“益齐帮”爱心厨房,开展“爱心粽,助残困”活动,向残困居民送温情,同时活动参与者也提高了自身信用等级。海信社区将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引导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善事做起,实实在在做下一件件美德信用实事,浓厚社区互帮互助的优良氛围。
三、巩固宣传阵地,丰富内容挖潜力
海信居委会打造了信用亭、信用小径、信用超市等信用景观,创新诚信宣传载体。6月25日,海信居委会举办“弘扬诚信文化,共建信用新区”美德信用宣传活动,举办诚信主题的文艺汇演,组织居民参观信用亭、信用小径、信用超市等场所,向居民讲解信用管理信息采集、评定、奖惩工作机制,及信用等级认定细则,引导居民从诚信体系的“旁观者”转到为“参与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商铺电子屏的多种渠道,海信社区定期公布信用工作动态,表彰激励诚信典型,把居民信用管理办快、办好、办漂亮。
下一步,海信社区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守信激励场景,通过信用等级认定办法,引导积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通过讲好社区自身的“诚信小故事”,渲染海信社区诚信氛围,为每个海信人赋予诚实守信的金子招牌。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卿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