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江城职业教育技能名师—黄春萍

  绣品传承汉文化 真传赋予中职生

  黄春萍,女,47岁,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工艺刺绣大师、汉派刺绣传承人、全国第九届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获得者,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特聘工艺美术师。2012年被评为武汉市首届职业教育技能名师。

  一、开设“锦绣坊”,潜心“中国绣”

  黄春萍1965出生于湖北武汉,自幼喜欢绘画,书法。刺绣师承世家祖艺,孜孜不倦耕耘于绣艺三十载,潜心研究中国四大名绣的针法及绣法,兼纳百家之长,绣艺精进;并结合楚文化人文特色,将传统绘画,书法,诗词,金石,刺绣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今天自身特有的汉派刺绣风格,含古接今的意境,传达出心物交融之美,让几近失传的汉绣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在汉绣传承与传播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汉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黄春萍自己开设了“锦绣坊”汉绣工作室。她不断创新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汉绣,学习、销售,并解决就业问题。很多下岗女工,通过刺绣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提高自我价值,同时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从此过上充实、幸福的生活。她还在贫困地区如通山、黄梅等开设绣花培训基地,回收绣品,帮助山里人脱贫致富。在市残联支持下,她为残疾人也开设了汉绣班,为她们提供学习、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她们参与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在省工会的组织下,她还捐赠刺绣作品数幅,拍卖绣品所获的十多万元,全部用于支助困难家庭。

  正因为黄春萍仁心秀手,善于在古典继承中展现全新意境,她为汶川地震“周年祭”绣制的“屹立的国旗”被汶川地震博物馆留作永久收藏,并于 2009年10月被评为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和民间工艺美术奖。

  二、携手“二轻校”,赛场“一枝花”

  “让非遗走向职校,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黄春萍大师的梦想。因为职业学校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他们所学的图案设计、工艺独立制作是培养汉绣全方位人才的前提。国家首批立项建设学校——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于2008年开设了美术专业“汉绣班”,正好圆了大师编织了多年的梦。

  五年来,作为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特聘工艺美术师,黄春萍一直孜孜育人,继往开来,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她对该工作室的朱巍老师,从发针选线到色彩调配、从筛选构图到装裱成品,无一不细心指导,精益求精。朱巍老师在向工艺师的不断学习中丰富了教学经验,掌握了刺绣要领,也归纳出很多“汉绣”教学理论,成为该校汉绣工作室的权威教师。在这个班学习过的学生也从“汉绣”中获得了灵气,无论是在设计创意方面还是在工艺造型方面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开阔思路。

  学生们学有所获,面对自己绣出的精美成品,总是笑逐颜开,刺绣时连续几天的辛苦端坐,对于这些好动的中职生早已不在话下。他们的作品,被老师装裱成一幅幅动人心弦的艺术珍品,装饰于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于校长的办公室内,乃至于作为联系瑞典友好城市的信物,被馈赠于博仑厄市市长的手中。还有什么奖励比这更荣耀呢?

  2011年6月,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在天津举行,这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展洽会由教育部主办,通过展示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教育培训成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职业改革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丰硕成果和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突出成绩。参展院校200多家,参展项目900项,参展作品约3300件,规模广大,并设置了优秀学生技能作品奖,以奖励广大职业院校在教师培育下练就的高水平技能。

  黄春萍等带领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汉绣班”的学生,首次代表湖北省教育厅参加本次展洽活动,成为赛场上美丽的“一枝花”。他们在展洽会上展出学生汉绣作品16幅,并同时进行现场学生汉绣工艺制作展示,受到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热切关注。因为他们的出类拔萃,最终捧回了优秀学生技能作品全国一等奖。

  三、艺术“产业化”,课程“精品化”

  作为工艺美术师,黄春萍认为,只有扩宽思路,保证“文物化新”,既要继承文物又要变化出新的东西,才能拓宽传统工艺的延续、发展道路。从经济规律来说,只有有了销售市场,才能保护产业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民间工艺来源于民间,就要回归于民间,只有老百姓用得起,它才能成为民间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了解市场需求,大量推向国内旅游业和国内礼品市场,价格适宜大众消费,是汉绣产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汉绣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工艺,民间工艺也必须因时顺变,时代在前进,过去的创造可能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但其创造的本质,其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依然是需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作为课程研究项目,必须做到“精品化”,对其进行单独立项研究,并渗透其它姐妹艺术,如书法、绘画、摄影等,走艺术融合的道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更具生命的延续性。

  黄春萍的信念是:楚文化也好,民俗文化也罢,只有“产业化”才能形成气候;只有“精品化”才能真正出作品,才能促进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