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初三:就怕你看起来很努力,成绩不陪你演戏!

  为什么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成绩却大不相同?

  为什么越努力,成绩越低?

  为什么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为什么别人没我努力,成绩却一直比我好?

  ……

  这些学习上的困惑,相信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越努力,真的不是越幸运,有可能还是成绩下滑,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对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即将进入初三的孩子们。但是,这种“努力”真的是切实有效的吗?今天想对你们说:最怕你看起来努力,私底下却在糊弄学习。

  希望能给处于困顿中的孩子和家长一些启发:

  1.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不知道很多同学有没有这点感触,常常觉得学习的时间不够用,经常写作业写到半夜,还发现有很多作业没做完,恨不得一天当做两天用。估计想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把成绩提上来,只有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是,据优优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都是六点多就要去学校,十点多才放学,在学校的时间已经占据了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课下又有好多的作业需要完成,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里有时间去自己学习?

  有很多同学甚至挤出休息的时间,但是成果并不是很明显。家长看着也很揪心,知道孩子已经在很努力的学习,也无法再说什么!

  但是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没有那么努力,就达到了自己及父母满意的成绩。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单纯的去拼时间是没用的,就像穷人天天想着省钱一样,要懂得开源节流。我们必须懂得,世界上还有比时间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习效率。

  世界上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学习效率却是因人而异,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样去从哪里“抠”时间,而是怎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

  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的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时间。

  

  2.切忌盲目刷题

  刷题,贯穿整个中学时代,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处于一种状态:刷题无数,成绩止步!似乎除了一大把空笔芯,啥都没提高。

  那么,你刷题都刷对了吗?真的在用正确的方式刷题吗?

  ●我们为什么刷题?

  刷题是为了巩固课本知识,刷题是为了熟悉题型,把握命题规律及考查的知识点。

  某种程度上说,每年的中考题决定着千千万万名学生的命运,考查的知识点,题型的难度分配都是决定考生命运的关键。

  出题的专家非常谨慎,其中的知识点会有变化,但是不会很大;其中的题型会有变化,也不会很大。因此刷题就是我们把握命题规律的重要方法。

  说到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对题!刷题的关键不在于做了多少题,而是做对了多少题。

  做题后找出错误,分析原因和应对方法,归类整理后再进行巩固,才算是练到了家。

  ●如何正确刷题?

  a.刷题之前打好基础很重要,基本的知识要搞懂。

  比如材料分析题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基本的公式,这些都要提前熟知。

  还有一些解题的方法技巧,可以在刷题中慢慢总结、学习,有效的“题海战术”才是最完美的诀窍。

  b.刷题重质量而非数量。

  很多同学认为复习做题越多越好,也不看题怎么样,买了一堆题,质量参差不齐,或者网上的一些题库,就开始盲目的刷起题来,这样的刷题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建议同学们不要贪多,先不说试题的质量,埋身题海很容易使人疲倦,因此要适量。

  所以说,不要去大面积地乱做题,最好选择相对权威的题库来钻研,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只纠结分数,忽视问题

  每次考试结果出来,很多同学都纠结于考试结果,没有考好感觉整个人生都无望了。

  其实一场考试,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反思总结才是最重要的,考后不总结,那么考试就没有意义了。

  考试后要对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

  哪些是计算不准确造成的?哪些是审题不认真造成的?哪些是因知识缺陷或知识模糊造成的?哪些是因为不注意细节造成的?哪些是因为做题方法没掌握、能力还不够造成的?

  对每种类型的错误都要有对应的方法和措施,避免在下一次考试中再犯此类错误。

  要高度重视那些因知识缺陷或知识模糊、方法没掌握或掌握不牢固和能力不够而造成的失分的试题。

  对因知识缺陷而造成的失分,要抓紧梳理知识,构建体系,并熟练掌握。

  对因某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没掌握而造成的失分,要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共有多少种?一般方法是什么?最优方法是什么?

  所考的试卷不是老师一讲自己一纠错就收起来,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做一遍试卷,要力求得满分。

  若还有不会做或做错的题,仍然要分析纠错,复习知识点,掌握解题方法。

  

  4.别为懒惰找借口

  我们总习惯于事后再去假设,想着如果当初可以克制自己的懒惰多刷一些题,如果当初可以少打一场篮球多看一本教材,如果当初可以静得下心来认真整理一套笔记,或许就不是现在这样的结局。

  你或许更喜欢看网上那段“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么”的激昂言论。

  你或许更喜欢看报纸上关于某省状元从来不上课外补习班的报道。

  你或许还在抱着侥幸的心理听老师讲所谓教育局的内部消息。

  你或许看着各种宣扬的倒计时还在默默安慰自己“没事,中考还早”……

  记住,总有你所达不到的极致,总有你争取不来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从来不够。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状元或许比你少了那两三个小时的课外补习,但他们比你多的是有效的学习策略、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自己默默的用功努力。

  你有没有在意老师透露完那些“内部消息”之后总结的那句“无论怎样,我们要把自己的功课做到家,以不变应万变”。

  你有没有担心过或许就是那句安慰性的“没事,中考还早”让你略过你不想做的那道函数,而你放弃的这道题,可能就是6月你哭都哭不回来的那道题……

  所以,不要拿“学不进去”、“没有天赋”当借口;把看剧打球聊Q的时间来做一套数学试卷。

  算了5遍某道几何却仍然算不出来的情况下逼着自己在一张新的草稿纸上继续工工整整地写上第6遍的演算步骤 。

  中考真的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差一分可以让你和同学进入完全不同的高中。

  多学一点,效率高一点,你的人生大不相同。

  所以孩子们,努力吧,你的努力不是为了感到自己,而是要落到实处,只有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你在中考中脱颖而出,取得想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