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工人发现一棵树不对劲,爬上6米高树冠后,发现“树人”
2015年6月,福建省的一小镇上传出件怪事,直接引来警察和记者。
原来,当地居民发现镇上的一棵榕树不对劲。赶到现场的警察,却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
直到居民向警方示意,让他们看看树顶,这才恍然大悟,事后更是有女记者前来,亲自爬上6米高树冠报道。
这棵到底哪里不对劲?怪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这天,镇上水管工人王建军正蹲在榕树下吃午饭。如今即将入夏,天气是越来越热,也只有树荫下凉快点。
他正喝着水,突然一个东西掉落在其面前,走近一看竟是只鞋,这可把工人吓得不轻,生怕自己是遇上什么凶杀案件。毕竟,谁家树会掉鞋。
但他还是大着胆子,往树顶往过去。榕树繁茂的树枝,几乎遮住全部的视线,什么都看不清楚。
于是,他决定换一个角度,终于看到树上搭建了东西。那时各种木棍和破布组合在一起,类似树屋的玩意。
王建军正在专心看着,想要分辨出这树上到底是什么东西。突然间,他对上一双眼睛,这可把他吓一大跳。
他激烈的反应,也惊动正在一旁休息的工友。工友们骂骂咧咧,让他安静下来。下午还有活,他们不想休息时间被人打搅。
那双眼睛一晃而过,仿佛是王建军的幻觉。但缓过神的他,知道这绝不是幻觉,榕树上真有个人!
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周围的工友,他们都是半信半疑。
王建军最后决定求助警方,于是,就有文章开头这一幕。接到报警电话后,警方连忙出警,前往报警人所说的大榕树查看。
这棵榕树在当地是有些年头,足足有六米高。来到现场的警方,经过仔细探查后,也发现王建军口中的树屋。但在树下蹲守大半天,都没有看到有人。
原本警方想要借助工具,直接查看树上究竟是何人。但又害怕如果树屋里面真有人,他们的莽撞行为极其有可能会惊动到他。如果一个不小心失足掉落,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多番考量后,警方决定守株待兔。他们认为树上有人,那么一定会下树解决需求。毕竟,树屋看着并不大。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睡觉的地,不可能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这个小镇民风淳朴,很少看到警察出动。看着这么大一群警察,出现在大榕树。引得当地居民围观,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榕树上面发现树屋一事附近的人都知道了。当地居民也向知道,到底是谁,居住在榕树上。
榕树下不仅有蹲守的警察,还有围观的群众。或者树屋里的人,看到这个阵仗,根本不敢下树。一连几天,都没有看到树上人的踪影。
甚至之前还能隐约看到树屋上有几条透气的缝隙,也被严密的拉上。
警方知道这样下去,不知道还要等到猴年马月。于是,他们开始劝说大伙,让其散开。可没想到,第二天连当地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就来了。
面对闹哄哄的现场,警察也无能为力。劝也劝了,但没人听,他们总不能进行驱赶。摄像大哥举着机器拍了半天,都没拍到人。
天气也是越来越热,电视台的人就向警方提议。让女记者上去看看情况。
一来女性的身份,能够降低树上人的警戒心。
二来电视台也能够进行第一时间的报道。
这个请求警方会答应吗,他们又会怎么处理?
面对电视台的提议,警方本来不想答应。但是现在他们除了等,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让女记者上去看看。
其实,一开始警方也想过上去看看情况。但出警的人员,都是高大魁梧的警员。而树屋所在的地方,枝干脆弱。警员贸然上去,极有可能会出现断裂的危险。
而女记者就成为上树的最佳人选。商定好相关事宜后,女记者通过工具,登上这棵6米高的大榕树。
来到树屋前,记者闻到树屋内部散发的阵阵恶臭。通过一个小缝隙,她看到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面充满了戒备。
女记者这才发现,原来居住在树屋中的是名小孩。她用温柔的语气,安抚孩子,表示自己不是坏人,是来帮助他的。
即使如此,小孩依旧警戒的望着女记者,没有打开树屋的打算。女记者继续循循渐进,想要用真诚的态度,打动小孩。
最后,孩子终于愿意开口说话。女记者这才知道,这是一个小男孩。面对记者的提问,小男孩一概不知。女记者表示,想要让小男孩,跟随自己下树。
可男孩怎么也不愿意答应,又将刚刚打开的缝隙再次拉上。没有办法,面对男孩强硬的态度和抵抗的心理,女记者束手无策。
长时间呆在树上,面临着树枝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她只能先下去和树下的人商量对策。回到地面,女记者将上面的情况和警方交代清楚。
警方一开始猜测,树上可能是镇上的流浪汉。因没有固定的住所,所以才在树上搭建一个树屋,来作为庇护所。
谁也没有想到,树屋的主人是一个孩子。警方向女记者,再三确认除了小男孩,就没有其他人了吗?得到肯定回复后,警方随即展开调查。
他们想要知道,这名小男孩会不会是附近居民家里面走丢的。可问了一大圈,居民都表示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一个孩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出现在6米高的榕树上。并且看样子,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电视台的人,和警方一起在下面蹲守。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扛不住了。为了一个未知的新闻,浪费如此多的时间,实在是不值得。于是没过多久,电视台的人就离开了。
看过热闹后,附近的居民也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榕树下,不再像开始的时候一样,人声鼎沸。
榕树上的树屋,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
一天夜里,蹲守在树下的民警发现,树上传来动静。紧接着,一个小孩背着行囊,就从树上下来。
民警马上跟上孩子的步伐。但没想到,小男孩看见警方后,神情慌张,直接跑开。民警追着孩子,来到一个院子。
在这个期间,民警几次都想要上前搭讪。但是小男孩一句话都不说,甚至会加快步伐。民警担心孩子心中会产生反抗或者害怕心理,只能先默默跟着。
来到小院,民警才发现这是一个废品站。院子里坐着一个妇女,正在忙活着将废品进行分类。因大量的废品堆积在一起,味道极其刺鼻难闻。
可走在最前方的小男孩,像是鼻子失灵一样,毫不畏惧这股异味。看见小男孩的出现,妇女停下手中的活计,招呼起来小男孩。
随即看见他身后的民警,楞了一下,并开口询问有何事。民警向妇女打听起,小男孩的事情。妇女叫来丈夫,来帮着小男孩将身上的背包卸下。自己招呼起来民警。
妇女表示,这个孩子是去年开始在自己这里卖废品。她看孩子可怜,曾经问过其家庭情况,但孩子每次都是闭口不答。
民警向妇女透露,孩子可能一直住在树上。这让妇女更加心疼孩子的处境,她用眼神示意丈夫,结算的时候,多拿点钱。
妇女的家庭不算富裕,还有一家老小需要供养。即使心疼小男孩,也只能帮他到这里。她请求警方,一定要帮助小男孩。
警方表示,帮助人民就是他们的工作。小男孩从院子里出来后,明显心情不错。民警抓住时机,上前表示想带小男孩去吃饭。
小男孩看到警方和院子里的妇女交谈过后,对民警的戒备越来越低。见民警提出想要带自己去吃饭,索性就答应下来。
饭桌上,小男孩终于向民警透露自己的来历。原来,小男孩是逃出来的。这让民警十分吃惊,小男孩为何会用逃字。
小男孩表示,自己几年前被一个陌生的叔叔带到这里,然后来到一户人家。那户人家经常打骂小男孩。让年纪尚小的男孩,难以接受。
但由于年纪太小,只能被迫在那户人家里生活。直到10岁这年,他才逃出来。民警意识到,原来小男孩是被拐儿童。
他们立即将孩子接到派出所,利用派出所内部的系统进行比对。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只能暂时将孩子送到福利院。
福利院那边接到孩子,就发现他身上的不对劲。果然几年打骂,让孩子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出现自闭行为。好在发现及时,福利院立即安排治疗。
虽然小男孩一直都没有找到 自己的亲生父母,但是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下,他茁壮成长。
长大后的小男孩,因这段经历,为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黄树人。
如今的他,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近些年来,国家的重视让拐卖儿童案件越来越少。
我们应该感谢国家和所有公职人员的努力,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