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北京一高校获3项表彰!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北方工业大学主持申报的1个项目获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申报的2个项目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

  

  北方工业大学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每4年评选一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项。2022年共有1998项成果荣获此表彰,其中特等奖7项、一等奖245项、二等奖1746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项目(主持)

  北方工大主持项目“‘高精尖产业、高精尖学科、高精尖人才’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创建了多主体共同参与、全过程协同联动、全方位共同保障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系统工程学科群,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产教融合、理论实践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成果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学科开展试点,示范成效及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人民日报》《首都教育》等媒体报道了学校的典型育人经验。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参与)

  学校参与申报的“中国高校慕课标准规范研究及应用实践”项目立足研究制订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相关标准,开展中国慕课发展模式规律研究。团队的理论成果与战略研究报告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直接被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采用,有力支撑了慕课的持续健康发展。

  “‘红色基因立根,协同育人启智’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对促进新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北方工业大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课程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北方工业大学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积极培养先进科技研发的高素质人才,现已建成“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通过教育认证(评估)专业8个,4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商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及教材课件(含重点)等多门。此外,北方工业大学还建有21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为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接触、参与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北方工业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子们带来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先进的科研平台则赋予学子们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双创”建设,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获评“京西创新创业基地”“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近五年来,本科生年均2000人次以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近1/3的毕业生升学深造,就业率连年稳定在96%左右。

  

  下一步,北方工业大学将深入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主题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深入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工程”“高水平师资引育创新工程”,以高水平学科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支撑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做好高水平教学成果的培育和应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方工业大学招生办

  部分素材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官网、北方工业大学官微、教育部官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