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身到一线去 捧颗心回岗位来

  #一家亲#

  第014期

  2021年11月,云南全面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2022年12月,升级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下简称“幸福村建设”)。建设力度前所罕有,成绩十分突出,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云南4060公里边境线上,各族干部群众的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其中,有一个角色尤为特殊——一线督导员。

  2022年3月23日,省协调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派驻全省民族宗教系统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乡村振兴)一线督导员的通知》,从省民族宗教委系统和各边境州(市)民族宗教委(局)选派50名督导员,长驻建设一线,抵边参战,以“加强一线战斗力量,确保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聚”。

  派驻人员中,党员39人,占比78%;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45.52岁,兼顾优秀年轻干部和有经验干部,确保“尽锐出战”。

  这是一项开辟性的创新举措:长时间驻点——9个月,固定人员——从省、州(市)民族宗教委(局)抽调派驻,投入到定向工作——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

  普洱市澜沧县糯福乡阿里村阿里上寨整体风貌

  从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间,一线督导员成为了建设工作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他们是执行的敏锐触手,又是信息反馈的阵地前沿,像一根根绣花针,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之“线”引到基层,在一针一线间,织就着锦绣边疆的现代化幸福图景。

  与此同时,省民族宗教委通过成立工作专班、派驻“一线督导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有形有感有效快速推动着幸福村建设,更在全省民族宗教系统中润物无声地推动着“三个工作法”见行见效,“两个革命”走深走实。

  普洱市西盟县图地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栏

  抵边督导,

  确保工作精准有力有效

  幸福村建设工作中,省民族宗教委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成立了委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委工作专班”),同时通过派驻一线督导员、不定期召开全省层面的现场推进会、协调会等举措,狠抓落实。

  2022年4月7日,《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乡村振兴)一线督导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共六章二十条,从选派和管理、职责任务、奖惩考核、保障及纪律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规定了督导员由委工作专班统筹管理,委托各边境州(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直接管理。每名督导员每月要定时向州(市)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委工作专班提交督导报告和问题清单。如遇特殊情况,督导员还可直接报告委工作专班。

  省民族宗教委教育科技处四级调研员张元波,是全委第一个报名参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督导员的人。他的派驻地是文山州马关县。

  用仅有的一只手臂抱起砖石参与道路改造的普通村民;收到爱心人士送来的童鞋而笑得眉眼弯弯的山里娃娃;在石砌的“共产党万岁”石壁前,扬起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的各族基层党员;那些壮阔秀丽的边境风光和巡边路线上屹立的国界碑……曾长时间从事宣传工作的张元波结识了很多媒体好友,他把这些场景晒到了朋友圈,成了马关县、文山州乃至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一个窗口,吸引了中国民族报、民族画报、云南日报、文山日报等众多国家级、省级、州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马关的各族边民们可以说是云南边境线上普通老百姓的代表,他们的家国意识往往比内地更加强烈。”张元波说。他的每条朋友圈平均点赞人数都过百,而他也孜孜不倦地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展示着幸福村建设中边疆的美,以及边疆人的精气神。“经济发展上,我们这里和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但在爱党爱国爱家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方面,他们足以做全国的示范!”

  一线督导员就像“毛细血管”,他们把省委省政府的政策部署以最小的损耗输送到边境一线,既要加快工作进度,又要保证靶向不偏、质量标准不降;同时,他们又是敏锐的哨兵,将基层的具体执行情况及困难及时向上反馈,为不断完善调整全省的战略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派驻普洱市孟连县的一线督导员李浩,是省民族宗教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督导工作中,他因为“发现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及时纠偏”,受到充分肯定。

  李浩和市级督导员李跃国共撰写督导专报8期,发现和梳理问题38个,提出具体工作建议47条,先后4次向县委书记、县长汇报,为孟连县委、县政府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并每月到4个边境乡镇实地检查指导建设进度,到18个县直部门了解工作推进情况,督促各乡镇、部门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督导员要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推进工作就要对事不对人。”李浩说,虽然“挑刺”时也会脸红脖子粗,但工作时大家仍然是好战友。他在自己的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一线督导要找准定位,既要当好一线督导员,又要当好基层指导员和战斗员,要和基层干部同努力共战斗。”

  红河州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

  经历=财富,

  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

  2023年2月3日,省民族宗教委召开督导员返岗座谈会。会上,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拉玛·兴高充分肯定了督导员的工作成绩,并表示,督导员们度过了了不起的一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他希望,全体督导员能将自己的驻点经历化为宝贵的人生财富,运用到自己的岗位上。

  省基督教两会的王曹刚被派驻到红河州绿春县时,孩子还没满2岁,临近出发前,又因交通意外受伤,经过短暂的恢复,他是一瘸一拐地赶赴边境一线到岗的。

  一次跑点中看到的一幕,给了他强烈的震撼。

  那天,王曹刚一行早上八点从县城出发,下午四五点才赶到绿春最远的一个边境乡走访指导。村口处,一个放暑假的少年正帮着父亲防疫守卡。王曹刚把这个画面,拍到了自己的手机里。

  “那时境外疫情肆虐,而我的孩子能安安心心待在昆明,是因为边境有包括那个少年在内的边民、戍边人在守护。”王曹刚感慨,“从来没有那么清晰、那么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小家和大家、什么是边疆的‘钢铁长城’、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就想,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为边疆各族群众做实事。”

  来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4岁的李剑平是督导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2022年4月,他被派驻普洱市江城县,同年9月,他又被抽调到委工作专班。短短几月,一个新人从基层到机关走了个遍,李剑平受益匪浅。

  彼时刚到基层,他深感自己资历浅、人年轻、理论储备不足,遇事不敢开口。他花了一个月跑完了全县11个沿边行政村、134个自然村,他白天跑点实地走访深入了解情况,晚上则挑灯夜战,反复学习政策文件,然后对照自己的工作,梳理、总结、提炼,继而尝试、实践,再循环往复。李剑平高速切入工作状态,并在繁重的工作中历练工作经验。

  “我体会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可以用新人心态去多学习,但是不能用新人心态去工作,必须敢说、敢做、敢于担当。”李剑平说。后来,他甚至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微创新。他提议根据建设中各子项目的进度和难点,定期走访相关行业部门,以形成持续、有力的关注和推动,督促各基层行业部门合力共建。这一建议得到了江城县委统战部领导和同伴的支持,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如今,李剑平还保留下了督导时期的一个习惯——写日记,在每日的复盘和总结中,看到自己走过的路和成长的轨迹。

  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芒岭村,村寨展新貌、边民喜开颜

  用一线新风,

  推进“两个革命”

  2021年11月30日,省委书记王宁在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讲话时强调,要“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让每项工作都能够实起来落下去”。要求每个人都应以奋斗者的姿态,不当旁观者、不当看客,争做实干家、实践者,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三个工作法”,只争朝夕、奋勇争先。

  2022年2月16日,省委、省政府印发《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强调要大力推行“三个工作法”,针对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发出了强烈信号,表示了坚定态度。

  2022年7月21日,“中国这十年·云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王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再次一针见血地强调,“云南很多工作落实不到位都跟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密切相关,在‘最后一公里’上做得不好”,云南将在全省来一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加强作风建设、改善营商环境、锻造过硬队伍,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线督导员”正是省民族宗教委对于深化“两个革命”,践行“三个工作法”要求的具体落地举措之一。督导员们不只用汗水浇灌着4060公里的边境线,使之旧貌换新颜,也把基层历练的精神作风、时不我待的干事劲头和实践得出的经验启示带回了机关。

  “干部晒得黑黑的,村庄建得美美的。”张元波从马关带回了这句顺口溜。回到岗位后,他始终有一种“要尽量多干点活”的紧迫感——因为“看到边境老百姓那么积极向上,基层党员干部那么努力,给了我很深的触动,不能躺平,不能浪费时间”。

  “9个月的督导工作下来,我对‘三个工作法’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来自省民族宗教委城市处、派驻到文山富宁的李瑞很有感触。在她看来,尽管从2022年开始,全省党政机关就开始推行“三个工作法”,但很多时候是文件里见得多,实际上做得少。“所以派驻虽然辛苦,但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定要到基层到一线去调查研究、去寻找解决办法,而不要停留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

  李浩也有同感。他认为,推进工作不能一味地下压政策要求,一定要和基层一起来想办法。政策文件在层层布置和落实中,往往会打折扣或有偏差,一线督导就是想办法在基层推进工作、落实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一线督导员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再通过周报月报将困难、经验上报到省民族宗教委工作专班,在全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中,指出工作中的普遍薄弱点、督促进度、分享经验、树立典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把优秀干部派往基层一线,“一线督导员”已然成为省民族宗教委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培养锻炼干部的有益尝试和有效途径。

  省委、省政府要求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19项指导性指标体系的建设。今年,将是时间最紧迫、任务最艰巨的攻坚年。在年初召开的督导员返岗座谈会上,拉玛·兴高勉励督导员们,要结合工作实际,用好“三个工作法”,把政策变成思路、把思路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具体实践,为群众、为基层做好服务保障;要充分发扬良好的工作作风,让效率意识不仅“烂熟于心”,更要“始于足下”。“希望大家将督导经验融入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中。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实践的重要标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多想干得成事的办法、不找干不成事的理由。”这也是他对全省民族宗教系统提出的深切要求。

  《一家亲》多模态融媒体栏目是云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中华情,一家亲”为内涵,充分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栏目将集纳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型案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化应用产品、线下体验活动及研学等;从讲述云南省多元民族文化之美的角度出发,以多模态方式向全国和世界展现团结云南的和美画卷。

  【#一家亲#栏目】

  指导单位: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总策划:拉玛·兴高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正洪 李晓风

  策划:沙云生 赵雄峰

  监制:尹凡

  技术总监:何寰

  策划执行:卢钢 武志敏 胡 滨

  制片人:陈燕 曹诚博

  项目统筹:于传臣 严 平

  宣推组:赵小强 彭明辉 杨晓薇 王江平 韦福娟

  互动产品组:陈治屹 韩 凯

  视频及视觉呈现组:朱文津 邱海凌

  制片组:朱文津 李宸艳

  活动组:罗亚东 黎 明

  本期内容转载自“今日民族”微信公众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