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奋力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高地

  近80家企业聚集产业成链,临空经济示范区“提速”发展

  江苏南京:奋力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高地

  位于南京市浦口高新区的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参建企业长空科技内,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无人机产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王璠 摄位于南京市浦口高新区的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参建企业长空科技内,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无人机产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王璠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在刚刚落幕的2023中国(南京)软博会上,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多款产品精彩亮相。作为民用指挥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莱斯信息持续科技攻关,打造空中地面智慧交通指挥体系,其空管系统全国领先,于6月底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航空航天产业是南京市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充分发挥全市创新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发展,做强临空经济示范区航空核心产业,打造航空先进制造区,实现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近80家企业“各有绝活”,产业成链体系成型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空管工程中,莱斯信息研制的北京新终端区管制中心空管自动化系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为庞大、架构最为复杂的空管自动化系统,现已正式投入运行,担负值班保障任务。

  成立于1988年的莱斯信息,是国产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研发机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为推进民航运输航班实时监视、通用航空管制技术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全国7个地区空管局的37个空管分局(站)中,35个空管用户使用的是莱斯信息提供的自动化系统。”公司总经理严勇杰颇为自豪地说。

  国内称雄的同时,更将脚步迈向了国外。今年,莱斯信息承建的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新机场空管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飞行校验,为机场10月份投入运行奠定了基础。

  6月28日,莱斯信息成为秦淮区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共计融资超10亿元。

  严勇杰表示,莱斯信息将重点投资推进建设“新一代智慧民航平台项目”,研发适合我国民航航空运输一体化、智能化需求的新一代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产品体系,为航空运输提供智能化服务。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有“拿手绝活”,是雷达领域的佼佼者,研发生产了一批先进的预警探测雷达装备。其中,YLC-16 S波段警戒雷达主要承担常规及隐身空气动力目标防空警戒任务,可实现空防空管一体化功能。

  在2023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上,国睿科技首度公开亮相的YLC-2E型S波段多功能雷达是我国新一代地面情报雷达,具备出色的反隐身能力,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我国航空机载综合管理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空气管理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等系统级研发牵头和总成单位,航空工业南京机电(609所)全面启动机载液压、燃油、环控与二动力领域航空装备现代产业生态网链建设,有力支撑了航空强国世界一流目标顺利实现。

  “我们全面提升系统集成供应商各项能力,在飞机液压能源、伺服作动、燃油系统、空气制冷、辅助动力等专业市场,今年已取得多项配套成品立项。”航空工业南京机电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南京航空航天企业还拥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龙头骨干企业。

  南京轻型航空动力有限公司主要生产1500公斤以下小型航空发动机、涡喷及涡扇航空动力等,并将加快布局航空发动机维修及深度维修技术研发中心;

  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作为国内航空机电产品主要供应商,主要从事飞机机轮刹车系统研究、机载电子控制系统研究等,是国内机电综合、液压、燃油、空气管理方面的领军企业;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是我国高性能玻璃纤维和立体织物发源地及行业龙头,先后承担民用飞机平尾、尾翼等材料筛选、结构验证、试验分析等,有关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民用大飞机相关建设项目。

  名企云集,产业成链。

  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已集聚中电14所、中电莱斯、晨光集团、南京机电液压等近80家企业,构建了以动力系统制造、机载系统制造、无人机研发、空管系统开发等为重点的产业体系。  

  2022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收入达466亿元。

  多区域错位发展,五大“集聚区”特色鲜明

  近日,在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一块连片700亩的稻田上,一台无人机在艾津植保农机部负责人袁飞的操作下,正循环作业。

  “在手机上设定好无人机的飞行程序,中途及时添加绿肥种子就可以了。”袁飞说,利用无人机作业,一天可以覆盖400—700亩,如果是人工播撒种子,一个人每天最多作业20亩。

  无人机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热点,在“新基建”推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在无人机产业领域积极探索,自2020年获批江苏省首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不断完善软硬件环境,构建了以“一中心、两平台”为核心支撑的无人机运行与管控体系,推动试验区布局长江巡检、长江物流、海事监测等多个无人机重点应用场景。

  记者获悉,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主要集中在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白下高新区、六合科技创新港、浦口高新区和麒麟科创园五大区域,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积极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航空服务、现代物流、临空商务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并大力发展机载机电系统、航空发动机制造等航空制造产业和通用航空产业。

  白下高新区:依托中电莱斯、航天科工南京晨光、中航工业金城集团等重点企业及科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航电(空管系统)、机载系统、无人机等领域,积极打造航空产业园。

  六合科技创新港:以雄州街道和龙袍新城两大板块为支撑,重点发展航空高端智能装备和复合新材料,建设大飞机学院,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航空科技策源地。

  浦口高新区:依托无人机基地及飞行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发展无人机产业。

  麒麟科创园:依托机器人产业链优势,在无人机领域获得较快发展,拥有奇蛙智能、云中智能等一批无人机整机制造及应用集成企业。

  错位发展,凸显集聚效应。

  其中,白下高新区集聚了一批空管系统、机电系统、无人机等领域重点企业;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重点引入国际、国内知名研发制造企业、零部件及航材供应商、精密制造设备及技术提供商等,建成航空工业民机产业园;浦口高新区集聚工业级无人机、农用植保机、无人机5G信息模块研发等领域相关企业近40家,涵盖研发设计、运营服务、行业应用等多个环节,逐步形成上下游紧密成链的生态系统。

  临空经济区“提速”,科教“聚合力”打造产业高地

  不久前,南京市正式发布《南京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南京临空经济区迎来建设发展新起点。

  2019年3月,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13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2021年10月,《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复。

  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横跨江宁区和溧水区,规划总面积81.8平方公里。根据总体发展规划,这里将形成“一核两翼六区”的功能布局。其中,“一核”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两翼”即江宁和溧水两个片区,“六区”是根据产业布局划分的航空运营保障区、航空现代物流区、航空先进制造区、临空高新产业区、临空现代服务区和航空智慧社区等6个功能区。

  机场就是发展经济的“战场”,跑道就是合作竞争的“赛道”。

  《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愿景为“国际枢纽港,航空未来城”。至2025年,全面推进南京临空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先进制造业增长极基本形成;至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开放枢纽、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亮丽窗口;至2050年成为全球知名的卓越典范航空城。

  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提速,为相关板块的新一轮腾飞注入了“精气神”。

  南京空港经济开发区(江宁)作为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西翼”,乘着政策东风,正全力突围“蓝天赛道”。去年12月9日,中国商飞公司交付给东航的全球首架C919国产客机从浦东机场起飞,而在300多公里外的江宁空港,一批C919大飞机的供应链企业,正开足马力迎接国产大飞机交付开启的万亿新蓝海。

  《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航空航天产业纳入“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培育壮大,提出发挥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现有机载系统、空管和地面设备系统、机电液压系统、通航新材料等领域优势,积极构建全国航空机电系统样板区。到2025年,将南京市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研发和制造高地。

  雄厚的科教人才资源,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聚合力”。

  目前,南京拥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与航空专业相关联的高校,并拥有2个国家重点技术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累计拥有航空航天两院院士12名,在机电系统、航电系统、雷达技术、叶片精加工、无人机应用等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

  百舸争流,扬帆奋楫。南京充分利用先发优势,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厚植良好土壤和环境,奋力书写探索浩瀚星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