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琯院士:从3171号小行星到“科学启明星”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 ,作者国家天文台

  科学大院.

  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微平台。前沿、权威、有趣、有料。

  编者按

  2023年9月9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院士在国科大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发表致辞,给同学们介绍了王绶琯、邹承鲁、夏培肃三位院士心向祖国、勇担重任、矢志创新的报国故事。本期,国科大官微转载光明网《王绶琯院士:从3171号小行星到“科学启明星”》一文,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天体物理学奠基人王绶琯院士关于科研探索、科技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的人生故事。

  王绶琯

  王绶琯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科学教育家,是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中国现代天体物理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93年,国际永久编号为317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绶琯星”。

  王绶琯长期主持我国天文学总体发展,照亮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之路。而他也时刻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为科技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月28日,王绶琯逝世。在他的追思会上,没有哀乐,只有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循环播放。他的一生,确如一颗明亮的星,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

  “我当时没做什么考虑,

  就是一种本能的选择”

  1923年1月,王绶琯出生在福建福州;1936年,13岁的王绶琯顺利考入了马尾海军学校。他本想将来做个海员,驰骋海疆,保家卫国,但由于眼睛近视,而改学了造船。1943年,王绶琯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他考取了公费留学,到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进修。这所学院与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仅有一墙之隔,而这是他对天文学产生向往的开始。

  1945年,在格林尼治英国留学造船班入学6同学合照(前左1为王绶琯)

  1949年,王绶琯给时任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的格里高利先生寄了一封求职信,并请教了一些天文学问题。他的能力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因此得到了进入天文台工作的机会。就这样,王绶琯“转行”离开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1950年正式受聘为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天文学家,开始了天文学新的科学生涯。

  王绶琯(左1)于1951在伦敦大学天文台与同事合影

  1953年,王绶琯在收到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邀请后,没有丝毫犹豫,抱着一腔爱国热情回到中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王绶琯作为中年骨干,和张钰哲、李珩、陈尊妫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投入到了从零开始创建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建设的事业中。

  紫金山天文台50周年时“老同志”合影。前排左起李鉴澄、孙克定、张钰哲、陈遵妫、陈展云;二排左起王绶琯、席泽宗、罗定江、李元、吴守贤;三排左起叶叔华、苗永瑞

  “其中之苦,甘之如饴”

  20世纪50年代初,“大地测量与绘图”为国家建设所急需。当时测绘部门向中国科学院提出紧急提高时号(授时信号)精确度、以应对野外“天文大地测量”要求。紫金山天文台1955年受命承担,决定派王绶琯到上海主持这一工作。

  当时的徐家汇观象台是我国唯一的授时机构。最初的设备是法国传教士撤离时留下的,技术陈旧。王绶琯接过任务后只能夜以继日,边学边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同事们改进了测时、授时、播时技术,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成功将时号发播精度提高到能够满足大地测绘等应用部门的需要。当时引进的光电中星仪及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技术,还为后来我国发展的光电等高仪起了先导作用。

  1956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地区再建一个授时基地,王绶琯(左2)前往兰州郊区选址时的合影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谁也没搞过无线电,

  大家都是从头开始”

  20世纪50年代,射电天文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1958年借中苏联合观测海南岛日环食之机,中国科学院决定建立起自己的射电天文研究队伍,王绶琯受命在北京筹集队伍实施这个计划。王绶琯带领团队在北京天文台开始了研究适应我国发展的射电天文项目,同时负责成功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

  1984年,王绶琯等完成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建设,其功能及学术贡献在国际同类开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太阳射电方面,王绶琯等利用原有小型厘米波设备,提出并研制了针对太阳厘米波爆发的毫秒级快速记录设施,在实测和理论上均取得较大成效。

  “LAMOST是天文界‘主动咨询’的结果,是理论与实测、科学与技术人才通力合作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绶琯和苏定强共同提出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攻关项目,力求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LAMOST项目旨在解决天文望远镜设计上大口径和大视场不可兼得的矛盾,这是100多年来全世界都没有解决好的难题。我国政府将之列为“九五”期间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项目。

  LAMOST项目已于2009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4月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2012年9月启动正式巡天。它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兼大口径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王绶琯手绘LAMOST的结构及光路示意图

  LAMOST望远镜

  “我希望多发现‘科学苗子’,

  能够‘跟踪扶植’”

  王绶琯不仅是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教育专家。从古稀至耋耄,他倾心投入到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之路上。

  1998 年,王绶琯倡议并联合钱学森、周光召等60多位中科院院士、科技专家,发起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旨在通过科学家和青少年“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引导青少年走上通往科学殿堂之路,早发现和重点培养展露才华的“科学苗子”。

  1999年6月1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四中举行,王绶琯院士讲话

  王绶琯与俱乐部学生会员交流

  “为明日的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的宗旨。按照王绶琯的设计,“科研实践”活动在形式上采取组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团组中进行时间跨度平均为1年的“科研实践”。其核心理念,是引导这一部分中学生走出校门,到科学社会中“以科会友”。此外,还有野外科学考察、科学名家讲座、科研实践评议和不定期的各种学术交流。

  迎着时代的发展,王绶琯进一步推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进行了如下 3 项探索:其一,2002 年,设置“科研实践评议”环节;其二,2006 年,“校园科普”活动启动;其三,提出“精耕细作”思想。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往届学生会员心中,王绶琯就是那颗“科学启明星”,使他们在需要开拓眼界、寻求方向的时候得到引导,及时得到良师益友的熏陶,也因青少年时期打下的科学基础而受益终生。

  18个团队、211位教师,国科大领雁奖章!

  国科大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

  在国科大,你想加入哪个“群”?

  原标题:《王绶琯院士:从3171号小行星到“科学启明星”》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