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通过答辩了!请接收这名大工博士的“独门秘籍”!
崔凯,大连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双博士项目学生,建设工程学部市政工程专业、香港城市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常钧教授和Denvid Lau教授。曾获国家奖学金(4次)、屈伯川奖学金暨优秀研究生标兵、博士学术之星、优秀博士论文单项奖、辽宁省优秀毕业生、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奖学金(2次)、Peter Ho会议奖学金等20余项奖励与荣誉。发表16篇高水平论文(包括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论文8篇,其中2篇为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内专利8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先后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香港科技园培育项目和香港城市大学HK300项目各1项。担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青年编委,国际顶级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和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的独立审稿人。
今天 刚好是崔凯
博士毕业答辩的日子
回首在大工的求学生涯
崔凯细数自己的心路历程
为学弟学妹们总结了“独门秘籍”
一起来看
今年6月,崔凯作为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崔凯与大工的缘分始于201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保研至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专业硕博连读。院校的选择、导师的确定,一切都向着崔凯心中的目标有序行进。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后,崔凯深知曾经的努力只代表过去,站在新的起点上他面临的是新的挑战。
选择低碳的超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崔凯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战略的实施,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混凝土低碳又要满足耐久性的要求,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谈及自己的研究方向,崔凯是这样回忆的:“我这个方向,在我们组是第一个做的。因此我选择的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这对于刚开始做研究的崔凯而言确实是种挑战,而如今,他已经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了六年。
崔凯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硫铝酸盐水泥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超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从物理和化学两方面提高超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通过二氧化碳养护原位生长调控不同晶型的碳酸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突破硫铝酸盐水泥二次水化的技术壁垒。然而,读博这条路,崔凯走得不轻松。
崔凯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那一年是他读博艰难前行的一年,一次次的实验尝试和一次次的失败,让崔凯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与周围同学相比,当时的崔凯还拿不出成体系的科研成果,烦躁焦虑的消极情绪涌上心头,彻夜难眠让他崩溃。“我印象太深刻了,2019年的夏天出奇地炎热,只能睡办公室,因为压力大,睡办公室也经常失眠。有一次,夜里睡不着,后来好不容易睡着了,导师来得比较早,看到在办公室睡觉的我,导师说了句‘没事,你接着睡,不打扰你’。”崔凯笑谈,当时感觉也是挺尴尬的。因为研究所座位紧张,崔凯挤在导师办公室坐,基本每天都能和导师见面,导师也看出了他状态的变化。
为了调整状态,导师带他爬山和游泳。崔凯还清楚记得导师在学校游泳馆时说的话:“科研就像游泳一样,一开始你不会游,就容易呛水,当你呛水几次你就学会了游泳;科研亦是如此,一开始做实验会失败,分析和总结原因,多失败几次,你就能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了。”也正是导师常钧教授的循循善诱给了崔凯更多的动力,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在崔凯的硕博连读期间,有两年不一样的经历,那就是联合培养。2019年,他录取了大连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双博士项目;2021年—2023年,他赴香港城市大学学习。
作为联合培养双博士项目的学生,崔凯认为这是颇具挑战性的。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不同的是,崔凯需要在香港城市大学再修14个学分,这意味着博三的他还需要修4门课,再写一个博士大论文,才能满足城大毕业的基本要求。在和导师交流时,导师Denvid Lau教授一句“You must speak English when we have a group meeting(我们开组会的时候你需要讲英文)”让他犯了难。突然接触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培养模式、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全英文授课给崔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幸运的是,导师Denvid Lau教授给予了他最大的包容和指导。导师说:“一个优秀的PhD,需要成为合格的时间管理者,每件事都需要有条不紊地高效完成。”在低谷的那段时间里,崔凯找到了自己突破困境的秘诀——寻求“过来人”帮助。“过来人”的经验在崔凯的学习和科研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学分转换和课程学习的问题,崔凯会寻求同学们的帮助;科研上的问题,崔凯会和大工和城大的导师及时沟通交流。“寻求过来人的帮助,你会少走很多弯路。”崔凯分享说。
在城大学习期间,崔凯认识到学科交叉可以解决当下很多科研难点,于是他将其他领域较为成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融入混凝土研究当中,从分子层面解释低碳和增韧高强的机理。在多地、多校、多学科的交流学习中,崔凯先后发表16篇高水平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科研工作“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体会到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的巨大能量,也愈发坚定了继续向国际前沿的高水平科技进军、助力实现我国低碳超高性能海工混凝土领军世界的梦想。
谈及崔凯科研之余的爱好,爬山是他每周必须进行的户外活动。在紧张的科研环境中,每周的户外活动,无疑是一个非常适合放松的机会。在香港学习交流的2年时间里,大帽山、凤凰山、大东山、太平山、长洲岛、蒲台岛、南丫岛……都留下了崔凯的身影。
谈及对学弟学妹们的研究生阶段的建议,崔凯总结了几个方面:
1.关于读博,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能不能突破某个点、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做出读博决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
2.多交流。多和导师交流,很多时候导师比我们看得远,大方向的把控能起到很关键的引领作用。多和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学科交叉能助力解决很多科研难点。
3.走出去看一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参加国内和国际的会议,了解领域内的国际前沿,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4.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保持良好的心态。“读研路上,你当下以为过不去的过去,其实终究都会过去。”崔凯感叹道。过一段时间再回首,就会觉得之前那个阶段其实也没那么艰难。崔凯喜欢将时间轴拉长,笑言自己研究生时期那段所谓“最困难的时光”,现在看来也没有那么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会过去,在广阔的时空中,大家都是很渺小的。
回首在大工的求学岁月,崔凯说道,不经历试验一次次失败的日子,他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大工校训中的“求实”和“创新”的真正含义。正是在科研这条道路上的坚持不懈,才能他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人生的道路亦是如此。在大工经历过6年硕博生涯的科研训练后,他将选择继续从事科研,秉承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继续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从2013年读本科到2023年整整10年间,崔凯一直坚信,目标带给他极其关键的牵引力。心有所向,笃行不怠,这是他独属于自己的奋斗底色。
“按照自己的目标走下去,我正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采访尾声,崔凯说道。
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排版编辑:赵景瑞 王钰菲
审核校对:刘梁宇 沈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