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老师 争做修路点灯人

  这学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迎新的那天,一张与新生的合影被晒在了朋友圈。照片里,“医路有我,卫你前行”的路牌下,除了新生,还有一对师徒——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和其博士生导师、克卿书院院长汪玲教授。

  都是我国自主培养的医学博士、公共卫生专家,都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得主,都是躬身公共卫生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者,一样利落的短发,一样超快的步速和语速,一样敏捷的思维……师徒之间有太多相似。

  言传身教

  汪玲是恢复高考以后的1977级大学生,当时她以高分“调剂”到上海第一医学院,稀里糊涂进了卫生系,那一届很多人都是被“调剂”过来的,对学校、专业都不甚明了。但是,汪玲记得真切,当穿上学校发的白大褂、戴上校徽,感受到周围的人投来仰慕的眼光时,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激动,于是便想要当好学生、做好科研,对得起这份仰视。

  对于专业,吴凡还记得本科时老师是这么比喻的——一条坑坑洼洼没有路灯的路总是有人摔伤,受伤的人感激治愈自己的医生,可是公卫的人把路修好、装上路灯,从此再没有人会在这条路上摔伤,所以要做好得不到任何鲜花和掌声的思想准备。

  年复一年,一代代老师在最初的“第一课”告诉一届届新生,国家对医学人才有怎样的需求,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只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门,年轻而懵懂的医学生如何坚定志向?“对我来说,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深植家国情怀。看着他们始终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丝不苟在各自的领域从未停歇,我又怎么停得下来呢?”吴凡说:“所以我对学生也是这样。有时候不需要多说什么,学生都看着,老师这么做了,自己会有体悟。”

  心怀家国

  始终关注国家战略同时要贴近百姓实际需求,让相关专业和一线行业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将科研实践和服务社会过程中积累的案例应用于教学,这是上医传统。在这样的土壤里,汪玲就曾得到很多领域老师的帮助,她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因此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专业的理解和认同也渐渐清晰和坚定。“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也成为我后来培养学生的原则”,她说。

  1983年,汪玲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关于“上海小学71例视力不良原因的配对调查”,开启了她对青少年眼健康的关注。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何鲜桂是汪玲的博士生,接力棒传递到她的手中。“无论是博士期间还是后来踏上工作岗位,汪老师总是鼓励我从理解国家战略出发,以更长的时间尺度观察问题,总是给我方向给我空间,鼓励我大胆探索。”何鲜桂带着全局观和创新思维,首创公卫和临床联合门诊,与社会各界合作举办公益活动,全身心扑在这份事业上,把每一项都做好,成绩斐然。

  培养人才

  今年是汪玲从教的第36个年头,她从1987年博士毕业留校至今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上,曾担任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和研究生院院长,长期关心和思考医学人才培养问题。由她担任第一完成人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所提出的“5+3”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构建了我国临床医生的培养体系,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满足健康中国建设对高层次医学人才需求,提供了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案例。2022年,吴凡牵头《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在“5+3”基础上,创新“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新范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随着时代车轮的滚动,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接力棒始终在传递,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思索和实践仍然在进行。今年5月,由吴凡作为第一作者、汪玲作为通信作者的《加强新医科内涵建设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发表,论述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医学+X”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和卓越临床医生的自主培养质量,实现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当下全民健康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既需要顶天立地的拔尖人才,也要培养脚踏实地能够看好病、处理各类应急卫生事件、回应百姓需求的立地人才。所以要培养以健康为中心,具备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需要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单位协同靠拢。”教师节前,吴凡刚与合作方完成高水平复合人才培养的洽谈,她向记者透露了合作进展,也高兴地与汪老师分享好消息。

  “我的老师呀,不熟悉她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怕她。因为她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吴凡当着汪老师的面说了一句“坏话”。

  “不仅是吴凡师姐,我们都深深感受到恩师追求极致和卓越的精神,同时也都因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而在求学、研究、施教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复旦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尤小芳博士如是说。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