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行动计划 三年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

  ■ 李芊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强省是经济强省的基础和依托。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强调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为鲜明标识的先进制造业强省,形成1-2个世界级、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为鲜明标识的先进制造业强省。

  产业能级高。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0%、其中制造业占比稳定在30%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力争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突破2.8万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

  产业结构优。基本形成现代化制造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5%,形成1—2个世界级、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

  产业创新强。基本建成全国制造业创新高地,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力争达到2%,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100%,制造业质量竞争指数达到86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

  产业融合深。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率达到80%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指数达到62,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13%,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园区(工厂)500家,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产业韧性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程度明显提升,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形成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链群发展模式。

  《行动计划》明确了五项主要任务,推动河南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发展。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具有河南特色优势的新型“大国重器”。加强数据、设计、基金、高技能人才同步引育,建成完善的高端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按照企业、园区、产业链、集群分类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争创国家元宇宙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级数字产业集群,创建中部地区数据中心,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升格为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

  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产业链绿色化改造。统筹推进省级碳达峰试点建设,示范引领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再制造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加快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加快发展创新研发、数据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放创新研发、检验检测等平台,完善共享服务生态,赋能上下游中小企业服务化转型。

  加快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对标国家级产业集群创建标准制定工作推进方案,积极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发挥集群产业链链主企业作用,开展协同招商、同构创新网络、共同拓展市场,加强集群协同发展。

  《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八项工程实施,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创新主体能级,推动产业创新平台和创新型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关键技术攻坚,深入开展“五基”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加大自主创新产品政策支持力度。

  重点链条重塑工程。培育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统筹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加快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高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强化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预警监测与分析;深入落实“双长制”,健全“一个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个研发机构、一套政策方案、一批项目”工作机制。

  项目投资支撑工程。强化“项目为王”导向,重点实施产业万亿招商行动、工业万亿投资行动和“三化改造”提升行动。

  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做强链主企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小升规”等。

  开发区提升工程。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因地制宜确定开发区主导产业;推动集约节约发展,统筹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按照政企分离、管运分开的原则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

  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质量标准水平,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打造河南制造品牌,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

  产业布局优化工程。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突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与洛阳、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建设沿黄流域、沿京广铁路两大制造业发展带;融入国内大循环布局,强化跨市跨区域产业合作;深化产业国际化布局,依托链主企业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快重点产业海外布局。

  要素保障优化工程。攻坚瓶颈要素破解,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强化基础要素保障,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审核:余早早

  责编:霍悦

  编辑:胡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