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河湖看新疆|老手艺托起致富梦 南疆丝路古镇坐拥4项国家级非遗

  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新疆喀什市英吉沙县这个丝路古镇,有着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这里,这些传承百年的技艺并未明珠蒙尘,而是在国家和援疆政策的扶持下,发出熠熠光辉,成为当地敲开致富门的金钥匙。

  近日,新黄河记者随“四季看新疆·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全媒体报道团队走进英吉沙县,在小刀村的阵阵锤声中,在土陶村的泥巴香里,在模戳印花布的花纹之上,追寻丝路古镇非遗绽风采的故事。

  丝路刀匠村

  走进喀什英吉沙县芒辛镇小刀村,村口矗立着的一柄弯刀造型的雕像已在无声宣告本村的特色:英吉沙小刀。这里已经成为集英吉沙小刀制作、展示、销售、体验等环节为一体的特色景区。

  盘炉起炭火,锤声阵阵,展现在眼前的,正是本村刀匠们认真制作英吉沙小刀的场景。英吉沙小刀的制作工艺复杂,首先须选用上等钢材用以刀身的制作、普通钢材制作刀柄龙骨,各自经过煅烧、锤打后利用侧接工艺接合并进行二次锻打,锻打成粗坯后放入水中淬火。对粗坯进行打磨、锉平之后在刀背处拉出刀槽,刀面上錾刻出花纹;刀柄部分则先通过贴片法、全穿心法或半穿心法将木料、金属、兽角等柄材安装到龙骨上,再利用扎、磨、捣、剜、刻、嵌、挫等工序进行装饰并用铆钉固定;最后将整刀抛光,一把崭新的小刀便诞生了。

  刀匠师傅正在锻刀

  讲解员路舒欣介绍,若是普通的小刀,刀匠们一般一天能够做出一把,若是极品刀,则需要一周乃至半个月的时间反复打磨制作。

  英吉沙小刀迄今已有约480年的历史,最初以当地人实用为主,后来随着刀匠们的审美化改造,小刀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因为民族风情浓厚、刀身造型独特,英吉沙小刀受到往来行商的大力追捧,在丝绸之路名声大噪,被誉为“丝绸之路一枝花”。

  设想这样的一幅场景:篝火热烈,载歌载舞,气氛正酣时,现烤的牛羊肉被端上桌来,围坐的众人纷纷掏出小刀——“这个时候,谁的小刀更漂亮,就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路舒欣说。

  陈列柜中的各式英吉沙小刀

  移步刀王故居的陈列柜台,各式各样的英吉沙小刀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这刀柄太有民族风情了,看着可真漂亮!”游客王先生到喀什旅游,特意到小刀村买上几把英吉沙小刀,“当收藏品摆着好看,拿来切水果也比菜刀好用得多,我选了4把刀,让店里直接打包发回家。”

  数百年如一日的打磨

  由正宗传统工艺制成的极品英吉沙小刀,钢色纯正、淬火精纯,其质感如同钢中美玉,百炼成钢、削铁如泥。

  眼见小刀花色明丽,刀刃雪亮锐利,新黄河记者忍不住手痒,现场试验了一把。拿出一张纸来,左手持纸,右手执刀,手起刀落,刀刃毫不费力划过单薄纸片,将其一分为二,切口无比平滑,果真锋利!

  “刀匠讲求手感,‘淬火、锻打、开刃’阶段的手感好坏,直接决定小刀最终的品质。”路舒欣说,好的刀匠,就是这几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英吉沙小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甫尔·热合曼自然是个中佼佼者。

  小刀制作技艺传承到胡甫尔这里,已经是第八代。自13岁起开始和师傅学习小刀制作技艺,胡甫尔在50多年的盘炉做刀时光中,一路见证英吉沙小刀在当地的保护与支持下,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1996年,技艺精湛的胡甫尔当起了县里小刀厂的厂长。这时,政府已经为厂里引进了车、铣、刨、冲等机床设备,刀匠们的制刀技艺锦上添花。2008年,英吉沙小刀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声更甚。

  本地人阿力木江向游客展示小刀

  近年来,小刀村被纳入了英吉沙县特色非遗小镇项目,改造升级为集小刀制作、展示、销售、体验等环节为一体的特色景区。

  50多年如一日地做刀,锻着锻着,胡甫尔发现,围观自己做刀的游客越来越多,外地车一辆辆鱼贯而入,欢声笑语中带走一把把精美小刀。不知不觉中,村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英吉沙小刀,成为本村名副其实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如今的小刀村,整村近千人从事英吉沙小刀的周边产业,村中开起多家小刀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刀店遍地开花。胡甫尔带出的徒弟,个个好手,每日勤奋钻研技艺。“英吉沙小刀每一柄都独一无二。”胡甫尔·热合曼盼望着,英吉沙小刀能够走向更多角落,让每一位喜爱艺术品的人,都能拥有、喜欢上英吉沙小刀。

  非遗敲开致富门

  喀什英吉沙县是非遗富地,除了英吉沙小刀,“英吉沙土陶”“达瓦孜”“模戳印花”也先后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英吉沙县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在国家和援疆政策资金扶持下,建起英吉沙县非遗小镇。项目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是山东济宁援疆的重点项目。主要包括芒辛镇新建3300平方米土陶烧制多功能厂房、1500平方米的模戳印花布、木雕加工区等,依托4项国家级非遗,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就业,拉动经济发展。

  “用你的大拇指指节,慢慢地,不能急。”小刀村锤声阵阵,隔得不远的土陶村则漫出泥巴香。土陶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正在耐心指导着游客做土陶。在他的指导下,一个小花瓶已在游客手中初见雏形。

  学徒在师傅指导下练习制作土陶

  几名年轻学徒拿着土陶坯在旁边练习雕花纹。“我之前在北疆上学,初中毕业以后到这里跟师傅学习做土陶,玩泥巴很有意思,以后学成了也不愁收入。”一名学徒说。

  学徒身侧,柜台上摆放着各种样式的土陶制品。一件放在柜台顶部的土陶作品引起新黄河记者的注意。“这一件是济宁泗水的黑陶专家过来交流,和我们的土陶师傅一起完成的,是一件融合了鲁疆两地特色的作品。”讲解员努尔艾力告诉新黄河记者。

  融合济宁黑陶特色的土陶作品摆放在柜台上方

  山海万里,手足情长。在柜台上方,“泰山天山根连根,鲁疆人民心连心”的标语醒目,传递出两地人民浓浓的情谊。

  从古代丝路驿站的老手艺到今天非遗小镇的致富金钥匙,数百年传承的艺术追求,正以更亮丽的姿态,助力英吉沙县成为南疆新的旅游观光和网红打卡地。

  记者:杜亚慧 摄影:杜亚慧 出镜:杜亚慧 摄像:张文龙 剪辑:张文龙 编辑:吕冰 校对:杨荷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