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

  原创 技术创新二所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收录于合集 #项目评优 116个

  ●

  榆林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

  ●主导部所:技术创新二所(数智经济所)

  ●协作部所:技术创新三所(数字城市所)

  ●项目地点:陕西省榆林市

  一、项目背景

  应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空间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亩均效益”评价已成各地重要的工作抓手。榆林市和陕西省先后启动“亩均效益”改革,对信息化支撑手段提出明确要求。本项目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面向榆林市“亩均效益”改革,评估存量工业项目的企业经营效能,为低效企业处置和高效企业奖励方案提供科学支撑,建设榆林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

  二、主要工作内容

  本项目深入理解信息化技术是推动亩均效益评估工作的有效手段。我们构建了“一库、一平台、一套体系”的总体架构,包括企业数据填报子系统、部门审核子系统、企业效能评估子系统、处置方案建议子系统、监督分析子系统五大应用子系统,全流程服务于亩均效益评价的业务应用场景。建设后台管理系统,为五大应用子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建设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更新机制、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一套总体体系,为平台的搭建形成良好支撑。

  

  图1 “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一库、一平台、一套体系”总体架构

  三、项目创新点

  (1)基于信息化方法逆向重塑用户工作流程

  在亩均效益评价开展前期,深度参与地方政府的工作机制建设,共同梳理亩均效益评价工作流程,协助政府开展基于信息化方法的数据填报、部门审核、结果评估流程的重新构建。

  

  图2 基于信息化方法逆向重塑用户的工作流程

  (2)灵活应对各类场景并具有强大的进化变体能力

  本项目解决了业务场景适应性和拓展应用性差这一现有产品的普遍缺点,通过构建可配置的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模型、评估规则,灵活应对亩均效益评估工作当中的变化,实现一次构建,长期使用,持续进化。清华同衡交付给甲方的不只是一个“亩均效益”平台,而是一项对各类经济主体进行评估的工作能力。

  

  图3 基于本平台的未来可拓展场景

  (3)高容错设计与敏捷迭代开发保障工作全流程打通

  在功能设计过程上,针对业务流程中的主要问题,重点识别企业错填、误填,部门误审等一系列卡点,植入异常数据筛查与处理、输入规则限制等功能,降低用户学习和使用成本。同时,为保障评估工作的快速开展,采用敏捷式迭代开发的方式,持续对平台功能及时优化与动态调整,实现“边开发、边使用、边优化”的并行迭代。

  

  图4 流程卡点与填报规则机制

  (4)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部门数据打通

  虽然各地信息化工作已经开展多年,数据打通仍然是各地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数据的准确性保障,是制约各地政府评估工作实施的关键难点之一。本项目通过与其他平台进行数据资源置换,推动了各部门间的数据打通;同时,针对部分敏感数据,构建“企业填报-部门审核-企业修改”的工作流程,既规避了数据风险,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图5 多种方式实现部门数据打通

  同时,面向领导和业务人员,同步建设监督分析系统,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日常监测。对接自然资源局的企业空间数据,融合多部门数据协同优势,提升政务数据价值。

  四、实施成效

  (1)助力榆林市亩均效益评估工作领跑全省

  工作效率提升四倍。通过平台的使用,将原来需要两个月完成的工作压缩到两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前全省工作两年。在本项目的支持下,榆林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建设“亩均效益”大数据平台的城市。

  工作获得全省第一。2022年,全省“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现场交流座谈会在榆林举行。榆林市的亩均效益评估工作推进高效、工作成果突出,得到省级层面的大力表扬。

  

  图6 2022年陕西省“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现场交流座谈会

  (2)探索出规划院进行信息化创新业务转型模式

  本项目通过“规划咨询+信息化”的业务创新模式,实现了技术服务产品化,探索形成了规划院基于业务理解和专业知识进行信息化创新业务转型的模式。帮助地方政府把信息化系统背后所支撑的政府工作高质量完成,而非机械性的完成甲方的功能要求,是规划院进行信息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图7 技术服务产品化

  扫码订阅|查看更多院优项目

  原标题:《榆林市“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