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轨道上共同守护青春扬帆远航

  □ 本报记者 张晨

  “法治工作不仅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新学期伊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来到北京市第二中学,讲授题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强化家庭学校协同 共同守护青春扬帆远航”的法治第一课。

  “非常高兴在我的工作变动以后,法治副校长的职务仍保留了下来。”授课前的聘任仪式上,张军从北京二中校长薛丽霞手中接过聘书,他表示,“这是责任,也是荣幸。我们二中有曾经听过法治课的同学,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深造,激励我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张军自2018年起担任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长,此前讲授法治课已连续五年,把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落到实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张军说,“为了大家、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确立了‘六大保护’体系: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

  张军强调:“虽有‘六大保护’作为‘屏障’,青少年也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它不是‘绝缘体’,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努力争取做到‘百毒不侵’。”

  今天的法治课涵盖了未成年人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家校协同配合等方面的内容。

  个人信息、银行卡号,能不能给?网友约线下见面,要不要去?抓拍的照片、视频或者“AI换脸”做出来的图,能不能随便发?张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案例,就人民法院工作中发现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一些问题,与大家交流。

  张军提醒同学们:“一旦遭受不法侵害,要立即告诉父母、老师,必要时要向公安机关报案。”

  “去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国事’,对我们的家长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张军提示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根本目的,就是立德树人,让孩子身、心都健康成长。”张军说。

  “张院长以案例释法、数据普法,不仅给广大师生和家长上了一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普法课,也在孩子和家庭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孩子们一定能当好传播法治的‘种子’。”作为在现场聆听的20名家长代表之一,高三7班学生戴敬轩的家长体会颇深:“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要做到不缺位、不错位。”

  此外,张军还以防治校园欺凌和依法打击“校闹”为例,阐述了家庭、学校、司法保护协同配合的基本理念,“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学校和家长都要保持理性,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

  北京二中地理组老师张雨朦说:“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日常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远离不良行为,养成法治意识。”

  高一12班学生李若鱼对此有自己的见解:“张院长提及网络中、家庭中、学校中的种种问题,每一句都在为我们多面的生活打着补丁,牵出长长的线,勾连上家庭与学校的两端,穿过法治这根闪亮银针的针眼,为青春筑起安全防线。”

  近一个半小时的讲授环节很快过去,问答环节开始。高二7班学生李思菲率先举手:“与国外的司法制度相比,我国的司法制度好在哪?”

  “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可以讲很久。”张军介绍了我国司法制度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等方面的优越性,鼓励道,“等到你上了大学,我们大学见。”

  高二4班学生张天乐又抛出一个问题:“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监护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我们未成年人有很多自己的权利,这两种权利的边界在哪里?”

  “天乐是在寻求主张自己的权利。”张军提醒,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尊重孩子自己的权利,晓之以利害,切勿干预过度。

  针对同学们关心的网络暴力等问题,张军也一一解答。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法治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民族来说,都尤为重要。”高一7班学生高艺璇说:“不管网络诈骗还是校园欺凌,我们一旦碰到,绝不能隐忍、害怕,要第一时间向父母、老师反映。我们坚决反对校园欺凌,亦不能做施暴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法治意识,强化规则意识,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将法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不法行为,作力所能及的斗争。”

  课程的最后,张军为学生赠送法律书籍。

  “同学们把书籍端在胸前时,如同一枚闪亮的勋章。”在李若鱼看来:“很幸运,在二中听到了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此刻播下的种子,将成为一条深深的根系,不断出现在我们未来的生命中。”

  本报北京9月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