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兵备战、提升打赢能力系列谈|加强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
加强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强化练兵备战、提升打赢能力系列谈⑦■刘 望据报道,武警某部紧贴任务实际,从难从严组织重难点课目训练,按照“先基础后险难、先单一后连贯、先单兵后联合”的流程,将特战、通信等不同专业的重难点课目,融入实战背景专攻精练,极大提高了官兵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和部队能打胜仗的本领。这启示我们,只有平时严训实备、严抓细抠、严格磨砺,才能在战时克敌制胜。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强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这一重要论述指出了我军实战化训练存在的普遍问题,也为提高练兵备战水平、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打仗是军人共同的专业,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天职。当今世界,军队各种岗位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对训练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名军人都应当以专业精神对待训练,把每一个课目都练到极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当一支部队真正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就能在战场上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系统与系统的较量。每一支作战力量、每一个作战单元、每一名官兵,都是作战体系中的关键一节,都是战斗力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作战体系既有“1+1>2”的合力优势,也存在“100-1=0”的致命软肋。“在信息化战争中,你可能拥有100∶1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可能因为一根保险丝而全面改变。”我军要制胜未来,客观上必须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要素、每一个课目都过硬,才能避免“短板”、克服“断层”、预防“掉链”。“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有一个“软指头”,就难以攥成“硬拳头”。加强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的过程,既是个人素质升级、本事扩容、能力转型的过程,也是强固作战链条、推动体系作战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不可否认,重难点课目,往往训练难度大,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多,有的甚至要冒很大风险。但对于部队来说,多补齐一个短板,就多消灭一个失利的隐患;少解决一个问题,就少一分打赢的胜算。如果我们不重视重难点课目的训练,重难点就可能成为作战体系的“命门”“死穴”,就可能成为暴露给敌人的“软肋”“七寸”,就可能在作战中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成为“阿喀琉斯之踵”。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把“手中活”练精、把“必杀技”练强,就要紧盯重难点课目,在不断摸索中找到制胜规律,在反复训练中练就过硬技能,在触类旁通的基础上实现“专”和“精”。“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孙金龙,为提升连队复杂环境下作战能力,打造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带领官兵成立“兵专家工作室”,潜心研究各种战例,带领官兵展开和钻研一系列贴近实战的训练课目。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加强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努力让短板成为“加长板”,让弱点成为“制胜点”,才能做到无论形势多么复杂都能措置裕如,无论情况多么紧急都能从容应对,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能稳操胜券。南宋思想家陈亮在《耕斋铭》中讲:“工贵其久,业贵其专。”专攻精练,不但是攀登事业高峰、创造人生辉煌的不二法门,也是抓好军事训练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标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每名官兵应聚焦重难点课目发力,只争朝夕往前赶,废寝忘食抓落实,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一丝不苟钻研战争,一门心思准备战事,一腔热血投身战场,不断锤炼自己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恩格斯说过,军队的教育训练应“只教给兵士们在打仗时有用的东西,而使他们不在任何传统的旧事物上白白浪费时间”。加强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要求各级在“练什么”上做到心中有数,在“怎么练”上做到科学高效,注重用体系贡献率检验和提升练兵效果,特别要摒弃“过硬了也过时了”的无效训练,“单纯追求米数、秒数、环数”的僵化训练,“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消极训练,“唱折子戏、摆花架子”的表演训练。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加大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难度,既注重加固“底板”,更善于补齐“短板”,加快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在体系熔炉中锻造精兵劲旅。(作者单位:武警广西总队)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