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观众席上看见“浙江有礼”

  

  10月1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决赛现场,观众展开国旗为中国队加油助威。记者 魏志阳 徐惠文 摄

  杭州亚运会正如火如荼举行。高标准的场馆建设、高水平的赛事筹办,赢得四海来客点赞。

  杭州亚运会不仅体现浙江和中国的办赛能力,更让人看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质,体现东道主对体育精神的尊重。

  连日来,通过亚运会,人们看见了浙江的活力开放、浙江人的文明有礼。

  看比赛成为流行

  燃情亚运,燃起了不同年龄人群对体育的热情。

  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游泳项目开赛第二天,记者在观众席遇到了专程从舟山赶来的陆先生,一家四口头戴亚运吉祥物“三小只”发箍,手里举着写有“勇往直前,永不止步”“加油冲鸭”的横幅,每个人背后还插着一面国旗。

  “我看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读小学的小女儿兴奋地表达观赛感受。为了观看家门口举行的亚运会,父母特意替孩子们向学校请假,并早早抢票做好准备。他们接下来还要看两场田径、一场花样游泳比赛和一场女足决赛。

  除了举家出行的,还有组团的观众。在女足小组赛新加坡队对阵朝鲜队的现场,27名温州仰义二小的小球员在观众席上“偷师学艺”;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则把校本课程“行走读城”搬进亚运会赛场,邀请同学们一起观看足球赛事和田径赛事……

  一家人一起看体育比赛,或者约上小伙伴同行,杭州亚运会激发出“隐藏”的运动热情。有的家长希望,通过观赛让孩子喜欢上运动;有的老师认为,看比赛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年轻人觉得,看比赛是流行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看台上的“银发一族”则在观赛中找回了年轻时的活力。9月27日,浙江师范大学东体育场,朝鲜队对阵巴林队的足球赛现场。99岁高龄的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坐着轮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看台。

  杭州亚运会开始前,浙江老年报在线上线下推出了《亚运观赛宝典》,内容涵盖亚运看点、票务指南等,全省有百万余人次的老年人阅读、收藏、使用。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不分年龄。我们从观众席上欢呼、鼓掌的男女老少中,看到了体育带来的活力。

  “有礼”的不同表情

  随着中秋国庆假期的来临,大家从田径、乒乓球、足球等比赛的电视转播画面上可见,观众真多啊。为了看一场心仪的亚运比赛,有人拉起了民间互助微信群。

  “卖家在绍兴。微信加好友,转账成功后,第二天就收到了快递。”在群里成功成交两张网球比赛票的姜女士告诉记者,全流程人与人“很信任”。

  进了赛场,大家更能感受到文明之风、有礼之意。

  有时候,“有礼”是一种安静。

  在桐庐马术中心,杭州的王先生带着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一同来观赛,在中国队队员黄焯钦上场时,儿子大声鼓掌欢呼。“嘘!别吓到马。”王先生立马向儿子比出保持安静的手势。小朋友立刻正襟危坐,安静下来。

  对于现场很多观众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马术运动。比赛规则、观赛礼仪,都是临时恶补的。不过,观众迅速学会了自觉关闭手机铃声、减少走动,不惊扰马匹,静静欣赏人马共舞。

  有时候,“有礼”是一种习惯。

  记者在田径比赛结束的看台上,看到一名在收拾塑料包装袋的年轻妈妈,上前交谈,她一指前后左右说:“大家不是都这么做的吗?你看,都把垃圾带走的啊!”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彩色的座位间都是干干净净的。赛事结束主动带走垃圾,已是各个竞赛场馆观众席最常见的风景。

  有时候,“有礼”是一种掌声。

  在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越南选手武氏美仙被其他选手拉开较大差距。虽是泳道上最后一名,全场观众仍为她送去了不输冠军待遇的掌声和喝彩。在亚运赛场,正如一位观众所言,“她不是最后一名,她可是亚洲第八名!”

  更不用说当体操界传奇、4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老将丘索维金娜登场时,无数声“丘妈加油”“丘妈我爱你”的喊声响彻杭州黄龙体育馆;白血病痊愈之后重返泳池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站上领奖台后,许多人哽咽着,为她和好友张雨霏的拥抱报以掌声……观众的喝彩,是为了运动员瞩目的成绩,也是为了运动员展现的拼搏精神。

  这届观众显然是很懂的,他们与赛场上奋勇拼搏公平竞赛的运动员一起,构建了一道文明的风景线。

  全场同唱生日歌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场。杭州亚运会七人制橄榄球赛首场比赛后,中国男子橄榄球队主教练卢晓辉感慨万千:“在国内的场地里,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观众,这么热情。”

  相比“三大球”“三小球”和跳水、游泳这些项目,卡巴迪、板球、克柔术、壁球等项目听上去有点陌生,但打开手机端抢票界面就能发现,这些赛事的票也不好买。来自金华的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带孩子看了5场不同的比赛项目,“没听说过的项目,就更要看看了。”

  体育盛会,让中国观众见识了新鲜的运动方式,也让海外观众在中国收获了情谊。

  泰国跆拳道名将巴尼巴·翁巴达那吉在杭州临安收获的不只有一枚亚运金牌,还有临安人民为陪伴她比赛的“亲友团”送来的11张转赠门票。她与帮助她的中国记者交上了朋友,“感受到无比的热情和温暖。”而可爱的临安人民则表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体育是增进人民友谊的纽带。亚运会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场,还搭建起不同国度人民交流的桥梁。

  在杭州亚运会男子排球决赛现场,中国队惜败后,中国球迷和伊朗球迷手牵手,共同将两国国旗高高举起,人民间的友谊不败;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垒球场,全场观众用中、英文齐唱《生日快乐》,为中国选手颜思语和菲律宾选手安托利豪共同庆祝生日,安托利豪说,“接受来自全场观众的祝福,这将是我一辈子难忘的经历……”

  几千年来,文明互通的密集轨迹共同编织起亚洲文明的璀璨银河。在浙江,亚洲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和来宾,充分感受到这里的观众、这里的人民,热情有礼。

  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从活力之城到热情之城,因为亚运盛会,我们看到了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