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学校心理学家问答:孩子疑似早恋学习退步,怎么沟通?

  博雅积极家庭成长营

  班上有同学和老师说女儿疑似早恋,现实中成绩也退步,怎么沟通才好?老母亲的教育内耗:不甘孩子平庸过一生,但面对周围人的“名校情结”有些动摇,怎么客观看待?

  积极心理学导师、硅谷校区驻校心理学家谢刚老师,对于这些棘手问题有哪些让家长茅塞顿开的回答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问:初二的女娃,最近班主任反应学习成绩有后退的现象。班里同学有跟班主任反映我家娃跟男生走得近,会帮男生剥柚子、晚自习跟男生拉手,喝牛奶也会跟男生分享,我觉得女孩子在班集体里出现这种情况,作为母亲我有点吃惊,有点接受不了跟男生一起喝牛奶。因为在家里我家的娃感觉蛮乖的,大家眼里也觉得是不太活跃度,偏胆小的一类孩子,应该不会这样子……

  虽然进入青春期孩子常跟我顶嘴,母女俩也会经常起言语冲突,主要是因为娃作业速度慢,她觉得已经尽力,我觉得她还有潜力,是不专注的原因。

  今晚问了孩子,孩子说柚子是自己的那份,吃不下就给了男生,别的根本就没有,说同学乱说说根本看不上自己班里那些男生。这下尴尬了,跟老师反映的情况不一样,现在我选择相信孩子,可是后续该跟老师如何沟通呢?

  谢刚:非常感谢这位家长选择相信孩子,如果孩子这样讲的话,咱们最起码在孩子面前要一定要选择相信她。

  1、和老师沟通:确认证据,小心霸凌

  我们回头跟老师交流的时候一定要问老师:这个是谁告诉您的?我家孩子告诉我说,她就是把自己多余的那份分享给同学了,没有其他的意思。如果是您看到了他跟同学手拉手,能不能告诉我一下?如果是您通过同学说的话,我自己感觉了解孩子,她没有那个胆子。

  这个问题咱们选择相信孩子,让老师拿出来证据就好了。我们也相信老师,你就对老师说,如果老师只是听其他同学告诉他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说句老实话,可以很残忍。比如新闻里的上海童星在初中被霸凌,家长根本就不知情,后来跳楼了,还在康复的过程中……

  

  被霸凌的童星

  非常难以想象初中的孩子能够这么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同伴,编一些谎言伤害他人,一个各方面非常优秀的孩子都能遭到霸凌。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让老师自己去观察一下,如果老师观察到这个现象,再来跟我交流,我们再去讨论该怎么办。

  2、你觉得孩子有潜力vs.孩子觉得已尽力

  另外,我觉得根本的问题,还是刚才家长提到的,觉得孩子还有潜力,那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定要去问一下孩子,我们需要花精力花时间来做这件事。

  家长觉得孩子还有潜力,那家长可能是对的,家长最了解孩子。可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话,你一定不要去否定孩子,告诉她说:

  我真的看到你非常尽力了。你觉得自己满意现在的学习状况吗?如果不满意的话,咱们可以想想其他的方法……

  类似于这样的对话,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说出她的感受,家长看到了这份感受,然后你也能够理解了。这时候你再去孩子和孩子沟通,可能她就会退一步说:我能做得更好。

  3、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行,而不是父母的提醒

  如果家长只会说,我们觉得你做得不够好,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只会保护自己,只会说我已经做不到更好了,不可能改变的。

  所以一定要先让孩子看到说,我们是尊重她的感受的,我们可以问很多的问题,问对了问题才能找出来最好的结果。让孩子自己来感受“我能做更好”,否则家长再怎么说,她是听不进去的。

  问:我们的育儿焦虑怕是来源于不甘让孩子度过平庸的一生。我个人的观点是,人可以平凡(没有大的作为),但不能平庸(没有独立思想,没有自主意识);朋友的观点在于,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长大后只是一个卖鸡蛋灌饼的,但在之前,该鸡娃还是要鸡娃,还是要奔着名校去。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请谢老师谈谈她的看法。

  谢刚:我首先要告诉这位家长,我100%的同意你的观点,人可以没有大的作为,比如说在某一个领域可以没有突出的成就。但是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要有自主的意识,在生活中幸福感要高,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有自己生活中、职场上的满意感等等。

  但是我不同意她的朋友的说法,要奔着名校去培养他,一定要去“鸡”他。

  20多年的学校心理学家任职过程中,我看过了太多太多,“鸡”到另外一头就是很多问题:包括就算是孩子上了名校,最后却休学的。那个孩子告诉我,他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他没有能力去享受生活。相比之下,那些快快乐乐过自己一生这些孩子,我宁可要后者。

  我在湾区这边有伯克利、斯坦福这些名校,大家知道在斯坦福大学每一年都给新生做这个调查,“你曾经严肃考虑过自杀没有?”结果是18%~20%,比例非常高。

  那我们到底按照什么方向来培养孩子呢?我们整个《积极家庭成长营》就在回答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来说,预测孩子未来成功和成就的这些品质是我们要培养的。

  

  让孩子学习任何课程,我们最终想要孩子保留的就是他慢慢形成的自控力:情绪的管理,行为的管理,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然后能够跟人友好相处,能够合作;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坚持得下去,能对生活对人都保持这种感恩、乐观,保持他的好奇心等等。

  如果能保持住这些品质,你放心,你的孩子错不了,这才是我们培养孩子标准,而不是说你一定要把他给推进去一个名校,那并不能保证你的孩子未来是幸福的。

  像北大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徐凯文博士,他就调查过北大的大一和研一的学生,发现他们30%以上觉得学习没有意义。北大也是一样的,有自杀这种念头的学生比例也很高。徐凯文博士的结论就说,这些孩子他不是想死,而是他不知道怎么活着。

  我们如果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他,这才是一个生命蓬勃的状态。将来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他一定可以过得很好。

  

  名师导学 四周沉浸

  案例拆解 实操练习

  博雅爆款心理课

  积极家庭成长营

  和万千家庭共成长

  给孩子注入积极基因

  积极心理PERMA5大维度学习

  28讲650+分钟持续深入

  4场90分钟深度直播答疑

  28次课后实操练习

  专业心理咨询师点评

  专业心理陪伴师社群陪伴

  适合对象

  5~18岁孩子的父母

  

  

  上课平台

  博雅小学堂APP

  限时特惠

  原价1999元 专享价1699元

  会员特价1579元

  更多课程详情咨询助教

  点击原文,立即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