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唱主角催生高质量职业教育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高职课堂在变,这一点从近日落幕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能略窥一斑。比如,此次791支参赛教学团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场景,有的将企业车间转变为教室,开展现场教学,有的开始尝试情境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如今的高职正在努力破除社会对其存在的偏见,以质量为先,重塑课堂,打造“金课”,严抓“混教”“混学”,由此引发的“化学反应”正在不少学校的教与学中悄然发生。
的确,正如报道所指出的,2019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加速发展、提升内涵、变化巨大的一年。此种新气象新举措一方面体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双高计划”开始启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力度加大,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都为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高要求,设计了路线图。另一方面是产业经济的转型发展倒逼我国职业教育发力培养更多符合行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同时,职业教育全力助推扶贫开发战略,为广大青年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职业教育有了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接下来就要做好落实,完善细节,强化支点。实际上,打一场漂亮的职业教育翻身仗,除了需要完善职业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还要尊重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尤其是在打造良好课堂生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做文章。而打造全新的职教课堂,与其说是个别学校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大势的主动求变,不如说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是真正改变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让职业教育焕发蓬勃生机的重要举措。
这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囿于观念、师资等诸多因素,一些课堂长期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依然存在过于强调理论学习、专业设置缺乏特色、实训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教学和学生期望严重脱节等问题。可以想象,如果课堂上死气沉沉,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不爱学,或所学用不上,职业教育何谈育人?何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更何谈为青少年成功成才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职业教育担起育人使命,关键要从营造崭新的课堂生态入手,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入手,从增进师生互动互学互助入手。通过在课堂上平衡技能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让学生从不爱学到主动学;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展课堂的边界,让学生从学不深到学得好、学得专。当然,课堂生态的变化离不开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此,学校要大刀阔斧改革,不因人设岗,而是重心下沉,让学生站在课堂中间,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围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目标,让课堂热闹起来,让学习丰富起来,让师生互动成为常态,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具有就业竞争力,更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创造力。说到底,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形式不能按照本科教学的模式,而要通过做好顶层设计,鼓励企业参与,注重实践培养,打造手脑并用的课程生态,让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品德修养、能力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空间变成淬炼自我、快速成长的空间,将职业学校变成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抱负的跳板。
进入新时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产业的转型升级等,都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需要一场人才培养模式大变革,更需要一场静悄悄的课堂教学革命,以之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进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放眼未来,以课堂为起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让职教课堂产生化学反应,势必能带来职业教育的积极变化,最终形成广大青年学习技能、报效国家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渤海大学教授)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