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

  长沙理工大学

  当前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线下招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及巨大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信息化、精准化成了当前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沙理工大学创新思路,打造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常态化、精准化、智能化,成为了推动智慧就业的标杆。

  一、供需全面对接,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

  充分对接全国资源。一是学校有序整合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就业促进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用人单位信息,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同步转载相关链接,进一步畅通毕业生信息知晓渠道。二是积极响应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使用24365平台,严密核实、追踪每一个毕业生防疫期间的就业动向。

  实时共享动态资源。一是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资源汇集,强化招聘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分省份、区域、行业、层级定期向学生推送人力资源市场各专业岗位的需求情况。二是实现周边高校优质宣讲会、双选会、招聘信息的自动采集,学生一键导航即可找到心仪岗位。三是对优质企业的就业资源进行定向采集、靶向定制,最新信息“零延时”入校传递给学生。通过以上举措,2020年精准发布企业在线招聘信息15000余条,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线上招聘会、人才引进计划等综合招聘信息近8000条,涉及各省市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45个。

  二、就业精准指导,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精准描绘“大学生画像”。一是对学生开展就业创业的全程教育指导,其中,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二开展创业指导,大三开展就业指导,大四开展就业实习教育。二是全面收集毕业生在校日常学习、竞赛、实习实践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与建模分析,构建毕业生完整活动数据链,精准描绘基于人格、能力、职业规划等维度的“大学生画像”,并结合学生就业状况,开展指导咨询。

  全程打造就业服务“一张网”。加强毕业生简历管理、就业招聘信息管理、招聘活动与云视频宣讲管理、电子签约管理、派遣信息管理等各环节的融合,打造全程信息管理的一体化平台,实现就业服务“一张网”。学校通过后台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企业、学生、学校管理“金三角”。

  打通精准对接“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大数据采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电子签到、简历完成度数据、线上简历投递、录用通知数据比对等就业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精准分析学生求职意愿和行为数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如在数据分析中发现有电子签到20次以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制定“一人一策”方案,重点追踪、重点帮扶,让学生充分就业。

  三、人职精准匹配,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实现“标签企业”人职匹配。将就业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名优企事业单位和薪资水平等作为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重点掌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通过数据分析引导优秀毕业生流向标签企业。

  实现“标签毕业生”人职匹配。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定期摸排,实时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的求职期望,综合毕业生学历、经验、素质等关键指标,联动我校经营多年的企业数据库,做好重点群体推荐工作,让校企合作有的放矢,最终实现就业服务定制化、个性化、多元化。

  实现“行业重点单位”人职匹配。长沙理工大学作为交通、电力、建筑和水利等行业的人才摇篮,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行业内人才输出,引导毕业生投身祖国基础工程、重大工程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抓取行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和行业单位双向深度触达,让精准推送为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有效牵线搭桥。经过不断努力,2020届毕业生行业内就业比例超过50%,中交、中建、中铁、中铁建等世界500强建筑类企业的就业学生1200人以上,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等世界500强能源类企业的就业学生8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