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学霸”沦为中等生?初一前几名,初二垫底,并不是骄傲造成的

  校园生活是人类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只有把握住这段美好的时光,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自己学习的效率达到最高,那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这也就是高效学习的意义所在。只是,当每个人的思维成熟时,对学业有正确的认识时,我们面前的提高机会就很少了。

  中考的改革,分流概念的提出,令很多处于中游的家长和学生陷入无比紧张的状态,50%的初中生要进入职高院校学习,这也是大多数家长不愿意面对的现实。

  相比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初中的学习更为系统,也更复杂。

  

  不仅要从学习方法上进行调整,难度的提升,也会使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很多初一的学生,在刚开始的初中阶段,成绩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甚至名列前茅。

  但是,就是这些名列前茅的学生,70%进入到初二后,成绩也会快速下滑,甚至会跌落到谷底,成为垫底的学生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在初中阶段发生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很多家长责备孩子不用心、不努力。

  孰不知,当得知父母这种评价后,初中生的内心也会非常委屈。

  

  事实上,造成这70%的学霸成绩大幅度下滑,在初二无法继续位于尖子生队列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成绩下降,完全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七成学霸”沦为中等生背后的四个真相

  一、难度不一样

  把难度原因放在第一位,说明成绩倒退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难度变高了,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你说初中比小学难我还能理解,因为科目数量不同,怎么初二比初一也难那么多呢?先不要着急,静下心来分析,初一的内容较少,总分分值也更低,是教育部门给广大学生设置的“过渡期”。

  

  我们再把他的科目拆开来看,首先是语文,这是一个主要靠积累的科目,因为初一考试内容较简单,初一的基础打得不够坚固,许多“毛病”便在初二开始暴露出来,其次是数学,数学考验逻辑思维能力,许多知识都有“连贯性”。

  但整体难度不高,且老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引导,到了初二,大家都不太适应,老师仅有的时间分摊到每个学生上后所剩不多,英语也只是背一些简单的单词、语句,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其他副科也是,主要靠背诵,不比初二,在背诵的基础上还要有理解。

  

  二、学习方法不一样

  刚才又说到,初一内容主要靠背诵,到了初二,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条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初一,自律性强的学生,通过背诵,在成绩上很快就有成果展示,也就是“是什么”阶段,到了初二,出现了“为什么”的问题,这就需要理解知识以后运用好,才能取得好成绩了。

  

  许多家长都关注到初二比初一整体成绩下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侧重关注“偏科”的问题,还是说一股脑依靠“得力科目”来拉分,相信大家都听过“木桶效应”吧!一桶水能装多少,并不是取决于他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

  一般出现“偏科”现象的,主要是数学,为什么孩子们废寝忘食,换来的是这个结果呢?这里就要说到不能保持总分高的最后一个原因了。

  三、“恶循环”现象

  这么多科目,为什么偏偏数学掉分最严重,甚至还出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前面有提到,学习数学要理解公式,理解题目的意思、解题思路,然后再在做题时巧妙运用各种不同的公式解答,初一的数学主要是计算,到了初二才有更多理解方面的内容,所以就会掉分严重,听着就难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难“破解”的致命一击。

  

  这个“罪魁祸首”就是恶循环,因为太难了,学不会,所以不想学,可是,不管是什么科目,都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太难了,而做出任何改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偏偏在这时候,有些同学选择“破罐子破摔”,因为学不会,所以不想学,因为不想学,所以学不会,这不就是妥妥的进入了“恶循环”吗?

  到最后,无奈只能怨天尤人,抱怨理科太难了,抱怨老师教得不好,甚至直接放弃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科目去拉分。

  

  四、数学思维能力差,跟不上节奏

  初一成绩优越,初二却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的学生比比皆是;

  孩子成绩的“滑铁卢”,大多数家长都接受不了,更别说让孩子接受了,是天赋不够,智商太低吗?

  其实不然!

  调查发现:学习成绩优越的孩子,都具备高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往往学习上会相对困难,容易跟不上节奏。

  

  《美国思维发展研究专家》曾经指出:

  “思维能力是孩子数学、语言、艺术、音乐等全面发展的基础。天才有一个共同点,都有超强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强的孩子,在做题思考问题时,总能很快找到重点,一步到位!

  孩子的逻辑思维弱,就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就算如此,可能成绩依旧提升的很慢,难以获取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越发迷茫,失去信心,从而成绩难以上升......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心中会有一个疑问吧!那就是要如何摆脱困境,重振旗鼓?

  既然成绩倒退的原因我们都大概清晰了,那么就可以针对这些原因逐个击破。

  做好这七步,成绩回温并不难

  (1)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儿,不要把心思花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只有走过了该走的路,才有资格走想走的路,不要把心思放在感情问题上,做好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

  (2)找到失分点与得分点,然后对症下药

  

  想要提升成绩得找方法,不能单靠埋头苦学,死读书只会让自己困在圈子里出不来,学生可以先试着找提分点,初中主要考基础知识,要先拿到基础分数并找到失分点,反思好自己丢分的原因,然后逐个击破,万万不可急于功就。

  (3)错题是宝藏,要学会做试卷分析

  

  学生要学会做试卷分析,初中的错题整理并没有高中那么复杂,但依旧是高效学习的好方法,一张卷子如果你能达90分那重点就在丢掉的那10分中,随后要做的就是把丢掉的10分整理出来,先回扣教材,然后再反复思考,把做错题都整理在一个本上,以方便考前复习。

  (4)设立明确的目标且懂得不耻下问

  学生要学会设立目标,不只是要设立目标分数还要树立目标名次,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意义,定好目标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多向其他学生请假,要学会不耻下问,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才是良好的竞争状态。

  (5)不要在擅长的科目中找成就感,要重点解决偏科问题

  

  如果学生偏科问题严重就要懂得回归教材,不要一门心思地搞题海战术,会越做越烦的,学生不要总是在擅长的科目中找成就感,解决了偏科问题才更好地应对高中课业。

  (6)学习讲究劳逸结合,要学会增强自己的逆商

  学习不应该是痛苦与沉闷的,学生要懂得劳逸结合,多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中也要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社会的苦。

  

  (7)注重培养自身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孩子成绩的高低,很多时候并不是天赋和努力的差距,而是逻辑思维上的差距!

  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个是直线距离,最短;而逻辑能力弱的孩子,容易“绕远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别人轻松就解决的学习问题。

  越是到了高年级,逻辑思维能力就越重要,思维强大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更多样,也相对直接,差距也就越拉越大。

  

  文章在最后,为各位还未踏入大学的学子们推荐这一套好书,清华、北大学霸们的“成功秘笈”,值得一看

  很多人会认为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都是天赋异禀、智商奇高的学霸。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清华北大的学子并不觉得自己的智商比一般人高,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保持下去而已。

  北大学霸李育君说道:“我能考上北大,并不是因为我比别人聪明,我只是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了而已。”

  

  很多的孩子对于自己进入清华和北大没有信心,有的甚至成绩不够,不懂什么办法改变自己的成绩,其实关键就是学到一些技巧。给各位家长和孩子推荐这套《等你在北大清华》。

  《等你在清华》和《等你在北大》,都分为三大篇,奋斗篇是让各位孩子如何相信自己证明自己,还有考上清华的学子是如何走过高三,以及一些高三备考的心态感悟和建议;青春篇是让孩子懂得感恩,学会珍惜;

  技巧篇是对语文、数学、英语以及文综和理综的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总结和建议,可以帮助孩子系统化地学习。

  

  这套书来自不同的北大学子和清华学子对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总结,无论是未跨入高考“门槛”的初中生,还是迷茫的高一高二的学生,正在努力的高三学生,甚至是对孩子抱有很大期望的家长,都可以仔细地读一读

  

  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