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职业教育①丨毕业后 他成为了一名“盾构卫士”

  开栏语:自今年年初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连获“政策大礼包”,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大,职校生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大学生喊求职难的时候,一些学生已经稳稳踏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不仅学历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追捧,非学历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关注。

  从今日起,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将连续关注几名高职院校毕业生,以及一些通过非学历职业教育实现梦想的普通人,从他们的故事中,对职业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att_1894042.jpg

  △正在工作中的汪坤树

  在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个头戴安全帽,穿着一身整洁工作服的小伙正趴在一台机器上忙乎着。相比刚入职时的忐忑,汪坤树在工作时越来越得心应手,虽然还在见习期,但对未来,他的规划愈来愈清晰。

  打开技能之门

  高考结束后,汪坤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汽车技术发展前景,他最终选择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进入学校后,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学校实行现代的学徒制,因材施教;校企合作制度给在校的同学提供了到企业学习的机会,同时,企业老师也会到学校里讲解授课,和生产实际结合更加紧密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汪坤树特别喜欢实训课,“实训室有10几台新车,同学们分成几组,上课的时候,以组为单位,对汽车进行拆装等操作,老师就在一旁观摩,有问题随时就能现场解决。”汪坤树说,这种教学形式,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工作原理,对技能提升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实作的教学方法,激发了我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还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最重要的是我开始养成独立思考、科学分析的习惯。”

  课堂上,汪坤树听得入迷;闲暇时,他一头钻进专业书籍,研究不同型号的汽车构造。他说,汽车行业发展太快,学习慢了、迟了就会跟不上。

  除了个人技能的提升,汪坤树的校园生活也格外丰富,在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学院学生会主席以及班长等职务期间,他策划组织了多项全国性及校级活动,社交能力、团队领导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面对全新挑战

  att_1894041.jpg

  临近毕业时,学校举行了就业双选会。汪坤树凭借出色的专业实力和丰富的活动经历,在面试中拔得头筹,成功入职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维修事业部。

  因为比其他新入职员工提前到岗,汪坤树入职的第二天,就要面对一些此前在学校没有见过的大型机械,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他心里多少有些打鼓,“一方面担心经验不足损伤了机器,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会受伤。”

  汪坤树要面对的机器,名叫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可以在开挖地下隧道的同时,构筑支撑坑壁的盾体,从而实现隧道的一次成型。现在的地铁隧道,其挖掘工作几乎都是用盾构机来完成的。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型盾构机一直被欧美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价格动辄数亿人民币一台,且发生故障需邀请国外团队前来排除。

  近年来,经过多年的潜行打磨和专研,中国踏入了这个技术的领军行列。汪坤树的工作,就是维修盾构机。“这个工作虽然和我学的专业不太一样,但同属机械类,总有异曲同工之处。”

  为了尽快掌握过硬的维修技术,汪坤树说,每套机械公司都会配备有专门的图纸,上班的时候遇到问题,或者不知道工作原理,不知道这个机械怎么维修、怎么拆装,他就会向老一辈师傅请教这个问题。

  如果下班后师傅们都不在,汪坤树就会自己拿着电脑,在电脑上打开图纸,在图纸上找到零件对应的部位,找到它的工作线路,看它的工作原理接下来再自己琢磨。

  不懂就问,有空就自学。三年的学校生活给汪坤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汪坤树越走越远,也更能在职场之路上厚积薄发。

  他的未来可期

  现在,汪坤树还在见习期,不过他的父母以及他自己都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汪坤树说:“很庆幸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到工作中,在学校培养的较强的动手能力,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适应了工作环境后,汪坤树对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他想先从技术岗位做起,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进行成人自考本科乃至研究生的学习。

  已经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汪坤树在回望校园生活时,也更加感受到了职业教育带给自己不一样的体验。

  “对于个人来讲,职业技能的掌握状况直接关乎工作能力,关乎自己的饭碗,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国家来讲,当下迫切需要这样一批年轻的‘工匠’——既有理论知识基础,又传承了老一辈精妙绝伦的手艺;既有埋头专注工作的定力,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创造力;既有追逐个人理想、国家理想的热情,又有面对困难不急不躁的冷静。我们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贡献者,也是当下国家急缺的一批技术型人才。”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袁筱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