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校长张军:用奋斗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

  用奋斗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

  ——张军校长在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8年8月25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3915名优秀学子以及212名海外留学生。首先,我代表赵长禄书记,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的2018级新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你们当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新世纪诞生的“00后”,最小的只有14岁,你们的到来,为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注入了新时代的青春活力!

     同学们,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理工的教师,爱国奋斗、倾心育人,有建校元老徐特立先生等一代代名师高士;北理工的学生,矢志创新、追求卓越,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小谟院士等一批批国之栋梁。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这片热土上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你们将成为北理故事的主角,新时代的青春故事,将由你们自己来书写!

  我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你们这一批新生,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正当其时!今年,学校启动了新时期最大规模最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全面展开,正式实施“书院制”育人体系,你们成为第一批受益者,精工、睿信、求是、明德……等9大书院将是你们大学生活的家园,你们是被寄予厚望的第一批“书生”。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你们的“入学礼”上,我想和你们分享几位师长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六十年前,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刚刚起步,宇宙,对于中国人似乎遥不可及。当时的北理工人立下雄心壮志,“要在宇宙空间占一个位置”。经过夜以继日的攻关奋战,1958年,北理工人研制成我国首台大型天象仪,打造出中国人的“人间天穹”。同年,由我校师生研制的“东方”系列固体二级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高空运载火箭研究的先河。艰苦奋斗,创业报国,北理工人创造了一系列“新中国第一”的科技成就,永载史册。

  天象仪和探空火箭,只是北理工人志指苍穹的起点,六十年一路走来,我们有了保障“神舟”“天宫”精准对接的微波雷达,有了打破中美太空合作坚冰的空间生命科学装置,有了深空探测的“北理工轨迹”……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在宇宙空间占了不止一个位置!

  同学们,“有志者事竟成”,立志,如舟之有舵,坚定方向,终能抵达理想彼岸。而“志当存高远”,立高远之志,如树之生根,笃定坚实,终可成擎天栋梁。希望同学们以前辈们为榜样,树立爱国奋斗的志向,树立探求真理的志向,树立创新超越的志向,做“胸怀壮志”的北理工人。

  第二个故事:

  和大家说一位执着求真的老先生——毛二可院士。1964年,年轻的毛二可主持组建北京理工大学雷达研究所,参与设计实现了中国第一个相控阵雷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研制大型先进雷达的国家之一。随后的几十年,毛二可院士带领团队,孜孜不倦、求真探索,围绕雷达发展难点痛点盲点,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时至今日,你仍能看到84岁的毛先生,饱含科学家对真理的极致追求,带领学生设计方案、调试设备、开展研究。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大学是求真的殿堂。“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就是以探索客观真理为己任,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为理想,在立德立学上追求精益求精、唯真唯实。希望同学们秉承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传统,明白做人的道理,掌握科学的原理,精通工程的机理,探求世界的真理,做一名“明德精工”的北理工人。

  第三个故事:

  这位主人公是你们的一位学长,他叫苏江舟,六年前也像你们一样来到北京理工大学。自大学二年级起,苏江舟投身科技研发,立足人体工程学和机械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研发出一款高性能手指假肢,斩获了多个国内国际竞赛冠军。今年,他获提名“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他获提名的原因并非在于他的科技创新有多牛,而是在于他依托这项技术,成为一名公益创业者,创办“展翼计划”,通过公益众筹,为手部残障儿童定制机械义肢,如今已经帮助了50多名残障儿童,他正在实现自己公益助人的理想。

  品性崇德向善,人格完善包容,是大学育人的目标。苏江舟同学在北理工的大学生活熔炼出追求卓越的品格和崇善包容的品质。德不孤、必有邻,崇善之细流,可汇聚大爱之江海。希望同学们在求知求真、创新创造的同时,锤炼品性、完善人格,不仅砥砺创新之精神,更要涵养大爱之包容,做一名“创新包容”的北理工人。

  第四个故事:

  在我要送出第四个故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每天都要随身携带的东西是什么?我想,手机应该是比较一致的答案。

  我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现任小米科技副总裁、我校工业设计系1992级校友刘德。他在北京理工大学这所传统工科强校中,接受了科学技术与美学设计的交叉培养,在学校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中,成长成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创立了小米公司,成为了小米产品设计风格与品质的掌舵人。这是工程创新和艺术融合的大美。而两院院士、老校长王越先生,以86岁高龄,依然精心备课,每天西装革履走上讲台,全程站立为本科生授课解惑,春风化雨润无声,言传身教树师德,是同学们心中德教双馨的“大先生”,这是潜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大美。

  向美而行,尚美而动。同学们,科学与艺术交融是美,创新创造、和谐包容、大爱无私更是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汇聚成家国之美,担当起时代之美。希望你们有美的感受和创造,涵育“尚美”之心,体悟科技之美、艺术之美和德行之美,通过努力奋斗成就大美人生,做一名“时代担当”的北理工人。

  同学们,你们是与“中国梦”同向同行的一代。今年,你们初入北理,人生再启航程,正是求知的大好年华;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们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立志、求真、崇善、尚美,是师长和学校对你们的期望。希望你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远大理想指引人生方向,用求真求实铸就本领力量,用仁爱包容回馈社会培养,用大美情怀擎起历史担当,以青春和奋斗的笔墨,绘就大学精彩画卷!期待未来的日子里,我能讲述你们的故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