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白国周 当好班组长

  

  学习白国周

  当好班组长

  - 优秀班组长先进事迹 -

  永翔综机的“白国周”

  永翔综机修造公司一班班长

  

  

  

  现年55岁的王洪子,正在领着工友们学习白国周的“六个三”工作法,大家打趣他,你看白国周做得跟你做得差不多,你所差的就是不会总结,要不然就是“王洪子工作法”了,你就是咱们永翔综机修造分公司的“白国周”啊!

  说王洪子是永翔综机的“白国周”,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他作为永翔综机修造公司一班班长,手下只有10名职工,是典型的兵头将尾,不大不小的一个“芝麻官儿”,可是他操的心并不少。

  提起王洪子,职工们都说,他是一个老实人,为人粗中有细,说话实在,作风粗犷,干活卖力;对人有冷有热,安全要求“严”,质量把握“优”,技术突出“精”,平时和职工像兄弟一样相处,能够把职工聚在一起,使他所在的班组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安全无小事

  自从看了《流浪地球》之后,他便把其中的一句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改成了“安全千万条、落实第一条”,反反复复经常挂在嘴边。他常说,安全工作是给自己干的,是对自己的生命、家庭和亲人负责,决不能存在应付侥幸心理,决不能领导在场就严格一点,检查的来了就正规一点,忙起来的时候就省略一点。而是要明白一个道理,是我要安全,而不只是要我安全,安全是自己最大的福利,也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每逢进班会他都一再强调,每天提前20分钟到岗;天气不好,不准骑摩托,要坐公交;从离家到回家,中间严禁喝酒;有思想问题、情绪波动,就别上班;在工作现场,必须穿防砸鞋,电焊工必须穿长袖作衣,打磨机工必须戴眼镜,喷漆工必须戴口罩;起吊工先检查吊车及起吊带是否完好;进入喷漆房必须把火机掏出来;任何人进入岗位都必须戴安全帽,等等。工友们都嫌他有些“唠叨”,可他说,嫌烦也不行,我这老婆嘴是为大家好,万一出了事,后悔就晚了。

  每天一上班,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厂,独自一人到车间现场查看,头一天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当天的任务怎么安排,工具归置乱不乱,修理区域规划合理不合理,他都事先做到心中有数,甚至连机器都得亲自启动一下,吊装绳也得仔细检查一遍,确保不出任何闪失。而每天下班,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直到把整个工作区域巡视检查一遍,才肯放心回家。车间的吊车起重5-10吨,每逢起吊大件,他亲手操作,或现场指挥,一看钢丝绳、起吊带是否完好,二看吊车的保险、盘绳器是否可靠,三看起吊的重心是否平衡,有他在,同事们干活都觉得踏实。

  

  有一次早上开班组进班会,王洪子注意到年轻职工小倪愁眉苦脸,看情形心里面肯定有事,等会议结束以后,专门把小倪叫到旁边,耐心地询问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难?经过了解才知道,小倪的父亲生病还没有好,母亲又住进了医院,家里腾不开人手,为这事正发愁呢。王洪子赶紧交代小倪,你这状态干不了活,咱这都是和钢铁打交道,一不留神就会出问题,你还是先请假回家照顾父母几天吧,厂里的活儿大家多干点。下班以后,王洪子和几个工友一块到医院看望了其父母,小倪对此非常感激。小倪的技术好,有时任务重时间紧离不开,王洪子就让其他工友帮忙替小倪去医院照顾,使得小倪顺利度过了那一段困难时期。

  马师傅深有感触地说,王班长总是交待大家,安全操作规程就是高压线,要想保证安全,就得按照规定来,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特别是起吊三吨以上的大件,必须栓挂双链条,使用防脱钩,防断链,别总图省事,想当然,造成脱钩、断链就不是小事。再比如工件喷漆,作业时必须关闭火源和非防爆电器,否则就会发生油漆的易燃易爆,绝不能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洪子抓安全心细如发、从不松懈。

  

  质量是生命

  他按照技术参数严格把关,错了哪怕一丝一毫也不会放过。有一次,在验收推移支架缸体时,一根大立柱漏液,凭他的职业敏感是立柱缸体密封故障。他和工友们费了一番功夫,拆开缸体查出了故障。追查原因,原来是一名工人在装缸体密封时,一时疏忽,把密封圈装反所致。他当着该同志的面说得很难听,这样的架子装到井下不起作用怎么办?有可能发生意外,咱能担当得起吗?质量不过关,砸了企业牌子,咱丢得起这人吗?记住,干咱们这行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说得该同志频频点头、承认错误,大家听得也是心服口服,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了。

  王洪子是一个技术多面手,用他的话说:“当班长不能单打一,要有十八般手艺,样样通才行。”为了掌握井下采煤工作面综采设备工作原理,他常跑到书店买来相关设备维修书籍,认真钻研,同时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想方设法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每天在工作现场,他穿梭于支架设备间,详细记录修理设备的整个过程,不断积累现场经验。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拿着设备的原理图细心琢磨,和工友们探讨交流,碰到疑难故障,就挨个部件逐一检查,边检查边学习边总结。他所提出的“四多”,即对新设备要多看,碰到复杂技术要多练,遇到新知识要多学,有好经验要多记,受到工友们的一致推崇。

  

  经过几年的技术磨练,王洪子已然成为了永翔综机修造公司一班的行家里手,维修采煤机配件、支架抬棚等工作样样在行。抛丸除锈机是车间最大一台机械设备,除开风机和空压机外,操作台上有45个按钮,9块仪表。他不但会操作,而且在运转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异常,遇到故障可立即处理。他最拿手的是检修大立柱,从拆主体除锈缸体涂油密封装缸试压外观喷漆组装成品,一环扣一环,对一连串的工序,他了如指掌。

  在他的影响下,工人们都热心学技术,班组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非常快。用王洪子的玩笑话说,谁要只会单打一,就别来我这丢人现眼。话糙理不糙,玩的是技术,靠的是本事,活紧了拉不开栓,人人都必须顶得上去、扛得下来。

  作为班长,王洪子能够把队伍带好,关键的一点就是带头干,他特别能吃苦,事事往前冲,连班加点早已是家常便饭。在修理的众多环节中,最棘手的是拆卸生锈变形的缸体。只有通过增压、加热、抡大锤等方法,才能卸掉,有时遇到一根就得抡二三百锤。王洪子高喊一声“让我来”,抡起大锤就干,手臂震肿了,手磨出血泡了,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2015年6月,局内某矿急需100架强力抬棚支架。公司立下军令状,要求他们4天之内先完成修造60架。时间就是无声地命令,他立即进行动员安排合适的人手,谁焊割、谁装缸、谁吊装、谁除锈喷漆,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夜深了,车间的灯光依然通明,他和大家一起,汗流浃背,片刻也没有休息,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是如此,最终如期把任务拿下了。

  2016年1月23日深夜,冬至刚过,天气异常寒冷,滴水成冰的零下16度,在豫西地区实属罕见。由于液压柱缸体在零下10度就会冻裂,所以急需篷布保温。接到厂里的急招电话,王洪子立刻和其他工友顶风冒寒从家赶来参加夜战。风力7级,灰土飞扬,在长50米,宽11米,高4米的支架垛上,要想顺利蒙盖彩条布实在艰难。刚把布展开,被风吹起像个大型降落伞,4个人都拽不住。王洪子冲在最前面,站在风口,爬高上低拉铁丝,拽篷布,忙得不停,脸冻木了,手划破了,根本顾不上,参战的职工也没有一个人叫苦。抢险战斗经历了三个多小时,彩条布全覆盖,重铁梁压顶,铁丝十字八道捆扎,整个垛架被蒙盖严实,保证了液压缸体完好无损。

  

  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包括今年3月份加班为东部某矿采煤机调高千斤顶故障进行抢修,10月份连夜为西部某矿抢修20根2F5500立柱,等等,他都是二话不说,不讲困难,顶住压力,立即就干,是名副其实的尖刀班长。也正是由于王洪子的模范带头、勇猛善战和严抓安全、技术、质量不放松,才被连年授予永翔工贸优秀班组长和劳动模范,他真的当之无愧。可每当说起荣誉,王洪子总是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都是兄弟们抬举我,领导看得起,这都是大家辛辛苦苦干的功劳。

  “我干的是踏实活儿,挣的是本分工资,图的是企业兴旺,我没有过多地要求,就是想让弟兄们和我一样,多劳多得,养家糊口,而且每天都能顺利出门,平安回家。”他的话语一如他本人朴实无华,可又饱含着难能可贵的敬业奉献精神,这也正是“四个义煤”精神的真实写照。

  优/秀/班/组/长

  

  王洪子

  永翔综机的“白国周”

  为你点一个大大的赞

  (王飞鸿)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义煤集团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总监:李国强 监制:杨矿生 责编:张峻彪

  编辑:张春毓 茹渊博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