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替老蒋挨了三枪,妻子陈壁君却质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卑鄙

  1944年,躺在床上的汪精卫,被脊柱后面发散的铅毒而痛苦不堪,嘴里一直念叨着蒋介石的名字,他没想到是几十年的一颗子弹,竟让自己病入膏肓,那么这颗让大汉奸汪精卫痛苦不堪的子弹究竟是谁打的,为什么临终之前他还念着蒋介石的名字。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6天之后会议落下帷幕,按照国民党开会的惯例,在开会之后就要合影留念,长达六天的会议里,南京政府来了不少人,外边乱做一团,在屋里的蒋介石,看到外面熙熙攘攘,于是他就谎称自己肚子不舒服,不去参加合影,并嘱咐汪精卫:此时外面太乱了,你最好不要出去。但是汪精卫并不没有搭理蒋介石的话,要知道两个人可是出了名的死对头,汪精卫怎么会听得进蒋介石的劝告。

  南京政府的门前汇集了许多记者和摄影师,所有人都站好自己的位置,等着汪精卫的到来,汪精卫在众人的瞩目之中,走到了中间位置,身边是自己的好友张继伟。

  在熙熙攘攘的记者人群中,有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男子,胸前挂了一张南京报社的记者证,神情十分焦虑,一只手插在左边的口袋,眼神望向别处,和别的记者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拿起手里的笔记反复核对要问的问题,而是望向了正在整理领子的汪精卫。

  

  “咔嚓”一声摄影师拍照完毕之后,众人纷纷撤离,这时候男子认为时机已到,迅速拿出了自己口袋里的手枪,对着正要转身离开的汪精卫狠狠地开了几枪,并高喊:“打到卖国贼”,汪精卫还没来得及反应,自己的左眼附近就被挨了一枪,汪精卫啊得一声叫了出来,忍着剧痛,想马上逃离,但是没等他转过身来,左边的手臂和身后的脊柱又各受了一枪,噗嗤一声,汪精卫栽倒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来,旁边的张继伟赶忙扶住他,国民党的干部听到汪精卫的惨叫之后,惊呆了,心想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在会议上行刺,高级官员瞬间乱成一团,直直地站在那里不敢走动,孔祥熙更是不顾一切冲进了车里,汪精卫的妻子听到枪声之后,就立刻跑到了他的身边,蒋介石也赶了过来,看到鲜血直流的丈夫,和一旁毫发未伤的蒋介石,陈壁君对着蒋介石破口大骂:“蒋先生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谈,犯不着使用这么卑鄙的手段”,蒋介石在如此多的官员面前,竟被一个妇人骂得狗血淋头,一旁的汪精卫倒在血泊之中,蒋介石百口莫辩,称不愿意和这位妇人一般见识,于是就离开了。

  

  几分钟之后附近的医院赶到,汪精卫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汪精卫身上的子弹被取了两颗,还有一个在脊柱的子弹,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进入脊柱取出子弹实在有着很大风险,谁也不敢保证一定会成功。医生对陈壁君说,这颗子弹对汪先生以后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只要准确保养就可以。可是小小的子弹怎么会没有影响呢?看着躺在床上的汪精卫,陈壁君更加相信自己丈夫这次受的刺杀,一定和蒋介石有关。

  而持枪那个男子,趁着混乱跑到了国民政府的后花园,可还是被士兵发现了,被士兵一路追杀,跑进了死胡同里,士兵对着他开了两枪之后,被军官送到了医院救治。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陈壁君为什么会如此怀疑蒋介石,这次刺杀难道真的是他一手策划?蒋介石真的这么卑鄙吗?背后的真相扑朔迷离。

  陈壁君怀疑蒋介石其实并不是毫无道理,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一直都是明争暗斗。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为疾病在北京去世,一时间,国民党群龙无首,在6月26日当天,汪精卫主持了国民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撤销孙中山生前的大元帅府行政机构,改国民政府为最高行政机关,今后国民党采用集体领导委员会制度。

  1925年7月1日,国民党政府成立,汪精卫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部长等职,汪精卫不管是论革命生涯,还是政治履历,又有当年刺杀“聂政王”光荣战绩,还是孙中山遗嘱中的继承人,他担任新一代国民党的领袖,共产国际和苏俄代表都没有异议,但是汪精卫却遇到了一只拦路虎。

  

  他就是蒋介石,蒋介石比汪精卫进入国民党要晚一些,一开始,蒋介石并没有引起孙中山的注意,而是在1922年的6月因为登舰侍卫有功,才被孙中山看到。后来他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1924蒋介石就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他利用自己当校长的这段时间,在黄埔军校大肆重用亲信,培植个人势力,继续增加自己在军队的影响力。

  让汪精卫头疼的是,蒋介石并不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中紧紧握着军事权力。最后在国民党内部投票的决定下,汪精卫当选为第二任国民党主席。

  蒋介石会因为汪精卫成功当选而收手吗?当然不会,在汪精卫担任主席期间,蒋介石当选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将兵权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926年3月19日,汪精卫因为生病不得不回到国民政府办公,蒋介石趁着这个时候,在当天夜里就假借中共和苏联顾问季山嘉要兵变,就下令全城戒备,逮捕李之龙和其他中共党员,解除中山舰武装。

  

  到了20日早晨,陆陆续续有人来找汪精卫报告,这时候汪精卫才知道昨天夜里发生的一切,正在汪精卫一头雾水的时候,却收到了来自蒋介石的书信:“共产党在夜里突然图谋暴乱,不得不紧急处置,请求主席原谅”收到这封信之后,汪精卫生气地说:“我是国家主席,又是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一点也不通知,还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这件事后,由于自己性格的原因,汪精卫总是对这件事自责又愧疚。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跟蒋介石继续对抗下去,而是选择了远走他乡,就这样蒋介石在革命事业上迎来了“上升期”。从此之后,汪精卫和蒋介石彻底决裂。之后汪精卫就把反蒋成为自己的政治目标,1927年下旬,蒋介石开始实行反共清党,而汪精卫已经踏入了回国的路上,在这之前,蒋介石多次发电给他:如果兄弟这次不来,我只好辞去一切职务以谢党国。但是私底下蒋介石却对着部下说,如果大家都想汪先生回来,我就走,如果大家想让我留下,汪先生就不能回来。

  经过之前的经历,汪精卫这次清楚地明白想要对抗蒋介石必须利用自己的党内地位,于是他也对“清党大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变,但是必须经过中央全体会议来解决,必须依照党的纪律,不可以个人行动,更不可以用武力胁迫”这两个人看似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实则是蒋汪二人的权利之争。

  正是因为两人之间有了这样的执政摩擦,陈壁君去怀疑蒋介石陷害自己的丈夫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蒋介石真的是凶手吗?

  

  陈壁君不仅在汪精卫刺杀那天,亲自逼问蒋介石,后来还借助舆论的力量对蒋介石发动了攻势,在报纸上每天都有骂蒋介石的文章,让他十分痛苦。蒋介石真是小瞧了这个妇人,于是把自己的手下戴笠叫到了府中,对着戴笠一通臭骂:“我都不知道养你们做什么吃的,现在全天下的人都在骂我,只有你看不见对吗,我限你三天之内,必须给我查明真相,不然你的位置就要换人了”戴笠低着头,不敢看老蒋的眼睛,听完命令之后悻悻地离开了。

  经过戴笠的搜查之后,真相浮出水面,刺杀汪精卫的人叫做孙凤鸣,是爱国人士华克之手下的人,因为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自己的朋友成立了刺杀蒋介石小组,这是第三次刺杀,之前两次都失败了。但是没有想到蒋介石那天没有到场,汪精卫就这样替蒋介石挨了三枪。

  知道真相之后的蒋介石立刻向报社报表通告,向全社会澄清自己:当天汪精卫受到了刺杀,一经查出是共产党人所做,目的就是为了搞垮国民党而进行的行刺事件。这篇文章发出去之后,老百姓对于这样的真相并不感兴趣。因为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和汪精卫之间的关系,这次所谓的“真相”,究竟是开脱还是另有图谋,我们都不得而知。

  后来汪精卫因为这次受伤,回到了欧洲养病,跟上次不同的是,他留下了自己的夫人陈壁君,想让她观察国民政府的一举一动,等到合适的时机,他就会重新回到中国,东山再起,可惜国内的局势瞬息万变,没有了汪精卫之后,蒋介石一人独揽大权,之后又爆发了两广事件。

  

  广东军阀陈济棠和新桂系军阀因为不满蒋介石的不积极抗日,以抗日运动名义,想要消灭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后来在白崇禧、李宗仁的调和之下,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政治冲突。这时候陈璧君就写信给汪精卫,她认为现在是个好机会。收到信的汪精卫却表示静观其变,然而时不我待。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蒋介石当时在舆论和生命的双重压力之下,决定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汪精卫在欧洲得知消息之后,才知道国内时局已变,早已无力回天。

  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养伤,本就体弱多病的他,再次复发了铅毒,这次的复发比之前更加猛烈,汪精卫在痛苦之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汪精卫在那天拍照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受到刺杀,也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蒋介石的替罪羊,更没有想到的是那一颗替别人去送死的子弹,竟然在多年之后,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汪精卫和蒋介石之前的明争暗斗,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牢牢抓住兵力,才能保证没有后顾之忧。在中国历史中,汉奸的后果不是被敌人清算,就是被后人唾骂。汪精卫成为一名大汉奸,一方面的是蒋介石的错,还有更多一方面他自己的造的孽,他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也恰恰说明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