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党校健全六个机制 推动教学课程建设结硕果
中国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党校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在中组部全国好课程推荐活动和各类教学精品课评选活动中频获佳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入选中组部全国好课程推荐书目。在全省校(院)精品课评选活动中,斩获五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全市党校系统实现精品课建设常态化,11个县(市、区)委党校培育生成了55个精品课程。泉州市委党校教学课程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主要受益于健全学科规划、精品课培育、新课准入、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评估、教学考核激励等六个机制,
健全学科规划制度,教学专题方向上突出“规划”。制定出台《中共泉州市委党校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引导教研人员明确学科方向,找准定位,根据各自专业特长、成果基础和教研水平,在一个学科领域确定1至2个研究方向,并围绕其展开教学科研咨政。每年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听取各教研室关于学科规划执行情况汇报,教研室及教师及时对学科规划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健全精品课培育制度,教学精品培育上突出“可持续”。寓精品课打造于日常活动中,通过每周五下午的教研活动、处室集体备课和各类各项新课试讲,促进精品课建设常态化。组建由校领导、教学管理处室和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对新专题给予建议意见。成立由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组,对参选精品课比赛的专题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定期举办系统内精品课评选活动,培育一批系统内优秀的精品课程。
健全新课准入制度,教学课题生成上突出“严格”。修订《关于新课试讲准入的若干规定》和《各班次排课暂行规定》,对新课试讲提出了更高要求,保留新课试讲70%准入率,增加同一教学专题两次试讲未通过不再予以试讲的规定,要求通过试讲的新专题须根据教学科研领导小组成员所提出意见建议,对所讲专题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并在进入主体班前将《讲稿审核表》和讲稿(10000字以上)提交教务处备案。
健全教学计划实施制度,教学计划实施上突出“科学”。修订《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制度》,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在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教学计划制定和审定流程、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计划的修改与课程调整等五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整体上更加注重教学计划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
健全教学评估制度,教学质量评估上突出“有效”。按照“用学术讲政治”要求调整评估体系权重,加大问题导向、理论阐述分数比重,把“坚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刚性要求。修订《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教研人员外出授课管理规定》,对教师外出授课的课堂纪律、宣讲质量、评估反馈等作细化规范,严格审批手续,严肃报批纪律,严厉处理违规现象。
健全教学考核激励制度,教学成果的考评上突出“精品”。以“精品”为导向,设立教学优秀奖和青年教师奖,量化考评教师工作量,考评结果与年终绩效、与职称评聘挂钩。出台《精品课建设实施办法》,对积极参与精品课比赛并获奖的老师在教学安排、岗位聘用、评先评优、人才培养、专项资助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