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硕士生娃后复出,HR以“不适合”为由拒绝面试,不知如何是好
当今时代,高学历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工作,丰富的学识,高超的技能,核心竞争力很强,正因如此,近些年,考研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内卷”比较严重。
人无绝对善恶,事无绝对是非,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学历和能力,不见得能保学生一辈子衣食无忧,一位985女硕士的经历,看后叫人有颇多感慨。
985高校毕业,金融专业硕士,英语水平高,十分优秀,研究生毕业,她一直做互联网行业,科技时代,互联网行业薪资待遇很高,因部门不景气,自己被迫离开公司。
天生我材必有用,她当时一点都不愁,趁此期间好好休息,几个月后,再投递简历,竟然石沉大海,实在感到不解,咨询一家公司HR,对方以“不适合”为由拒绝面试。
她的宝宝尚未到一周岁,每日开销都很大,发觉自己连尿不湿都买不起,悲从中来,夜里失眠,女硕士有苦说不出,本以为研究生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结果还是没能战胜年轻人。
如今,自己又是孩子的妈妈,复出后,很多企业会担心母亲难以专注工作,影响公司效益,她都能理解,却还是感到伤心。
思前想后,自己33岁了,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频率太高,还是换一个行业吧,女硕士不是没有规划,英语学得不错,功课一直没放下,考个翻译证问题不大,以后当一名翻译,或者到证券公司,金融专业正对口,再或者当一名英语老师。
出路倒是不少,仔细一琢磨,却又都不现实,翻译、教师都需要经验,证券投资同样喜爱年轻的应届生,女硕士不甘心做一名家庭主妇,从小学算起,学了近二十年,若是在家带娃,学习那么多知识岂不是浪费了?努力奋斗那么多年,才工作了没几年,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位宝妈的境遇与女硕士相反,37岁大专学历,生了2个娃,自称凭借运气在互联网和五百强公司工作过,学历上虽然不出奇,但是经验丰富,可依旧感受到了“中年危机”,觉得过了35岁再晋升希望不大。
女硕士是公司通知她被辞退的,这位宝妈却是主动争取,然后拿到了30万补偿金走了,对自身的短板很清楚,学历不占优势,核心竞争力不强,又有两个娃要照顾,算是未雨绸缪,提前很久做了打算。
和老公一起努力,一线城市有几套房产,没什么贷款,房租就能维持生活,老公又是潜力股,上升空间很大,人脉关系广,将来要做自己的事情,不能完全随波逐流,等到孩子们长大,会将他们送出国读书,人生收获多一些。
大专学历不用为生计发愁,未来计划有资金支撑,二胎宝妈堪称“专科生逆袭典范”,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学历不见得能让人一劳永逸。
高学历在某些情况下,会是一把“双刃剑”,能让你进入高收入的企业,同时又让中小企业忌惮,硕士能力突出,即便生育了,断不会降下太多身价,中小企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企业又如女硕士所说,更加青睐年轻应届生,年龄上的优势逐渐降低,就业局面就比较尴尬。
读到硕士,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等到研究生毕业,通常就是24岁或者25岁,33岁的年纪,工作时间大概有9年或8年,专科学历的宝妈,21岁毕业,到了37岁,工作时间就长达16年左右。
高学历、高能力反倒会让人看不到自己的短板,女硕士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认为核心竞争力强,不会面临就业危机,专科二胎妈妈,更为现实,且具有长远的眼光,提前做好了预防,经济基础厚实。
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专科学历的母亲,有一位很有潜力的老公,二人共同努力,积攒不少财富,生活衣食无忧,即使有两个娃,母亲仍要计划送娃留学,以后自己做买卖,女硕士则为其发愁,虽然不太困难,但还是要重新开始。
通过两位母亲的自述,大学生要明白,无论何时,一定要培养自己更强的前瞻能力,居安思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好周全的准备。
讨论话题:对比两位宝妈,你有什么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超级创作挑战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