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江苏 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总决赛(江苏赛区)在南京
你心目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是拥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还是出行乘坐宇宙飞船,你或许会对玛雅文明有更深刻的理解,又或是运用尖端科技解决生存难题……这些关于未来充满科幻的思考,都在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现场上演。
3月21日,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总决赛(江苏赛区)在宁举行,1021名省内高中生齐聚一堂,一起打开探索科学的“思维宇宙”,拓展属于自己的“筑梦空间”。精彩玄妙的赛题、严谨有序的组织、富有科学和创新性的思考,充分展现着青少年探索世界的独特魅力。
学生备赛积极,为决赛各出奇招
3月21日上午,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门口熙熙攘攘,1000多名穿着不同颜色、不同款式校服的高中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些学生均是各学校层层选拔出来的“尖子生”。在这里,将要进行的是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除了江苏赛区,其他省市选手的总决赛也在21日上午9:30—11:30 同步进行。
为了参加总决赛,选手们各出奇招。入场前,有的选手在翻阅《科幻世界》杂志,激发自身灵感;有的自行打印了新冠病毒、科学奇观、自然现象等多方面热点话题;还有的选手甚至读起了林清玄小说,调整紧张心态。为了激发学生参赛热情,做到竞赛与科普同步,主办方还特地在大赛微信官方公众号上准备了预测考题。学生在备赛过程中,也自然地接受了科学洗礼。
“我觉得参赛不仅仅是为了拿名次,更重要的是体验竞赛的过程。今天的考题与环境保护有关,之前我就关注过,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注重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江苏省锡山中学夏铭俐说。本次大赛赛题,也紧扣时下热点,从备受关注的气候变暖现象说起,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应对极端恶劣的天气现象。大赛命题人、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陈楸帆表示,通过科技力量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这需要学生的思考。不少学生赛后表示,题目既有趣味也有深度,通过考试,对人类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赛制严密规范,为学生安全“加油助力”
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自2020年9月开始启动。为培养和选拔人才,推动江苏省青少年科普科幻创作活动,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特承办江苏赛区的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在国赛仅有高中组比赛的基础上,江苏赛区还增设了小学组和初中组的比赛。其中,小学组和初中组为省赛,高中组直接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初赛,获得省级一等奖的选手可参加全国决赛。经过承办单位的积极宣传、推广与组织,全省共有5.7万余名中小学生报名参赛。
为了保障学生们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安全参赛,承办学校也进行了高规格考务布置。学生需出示健康码、疫情防控承诺书、身份证、准考证等有效证件,经检测体温正常并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学校。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还为学生准备了医疗站、指示牌、开水间等多重保障,确保每一名选手都能安心参赛。
不少幕后人员也在默默地为选手保驾护航。“我们打印了历届获奖选手的高分作文给学生参考,努力让他们向优秀选手看齐。”江都中学科技辅导老师杨高超说。“动手写作可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我们也会将活动形式引入校园科技节当中,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学习。”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长曹李莉说。各方合力,正让这场赛事,成为科普教育的亮点工程和全新平台。
畅想未来之路,为科幻创作培育后备人才
“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是为了响应国家繁荣科普科幻创作的号召,为广大中学生搭建科普科幻创作平台。科普科幻作文创作,能够激发广大中学生对科学和文学创作的兴趣、引导中学生追求和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省科协副秘书长、省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夏军表示。这场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不仅成为学生们竞技的舞台,更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沿阵地。
“我以倒叙的形式描写了未来人们正以高新科技处理恶劣自然天气,讲述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为预防环境恶化做出努力。”江苏泗阳中学参赛选手丁贝宁说;“我以第一人称‘小海豚’的视角,讲述了未来世界中人类生存的种种艰难与磨砺,鼓励人们通过科技创新改善居住环境。”南京市宁海中学选手毛艺涵表示;“我主要是从恶劣天气产生的缘由开始,科普了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南师附中王子鉴说道。赛场上,选手们充分展开想象,不仅创意十足,更是对科技力量充满信心。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竞赛是教育部公示认可的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大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清大紫育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中国科普作家学会前秘书长石顺科、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王晋康、董仁威等均是竞赛的命题人或评审组成员。“比赛旨在激发高中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能力,发掘科普科幻潜在人才,繁荣科普科幻创作事业。”赛事组织人员赵慧谦表示。
“我希望能够见到‘大佬’刘慈欣”“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好好学习,成为技术牛人,对全人类作出贡献”……赛后,不少选手在赛场背景板前喊出了自己的梦想和口号。相信比赛的激励会助力更多学生勇敢追梦,为青少年打造特有的科技舞台。(赵梦祺)
江苏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