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呼喚升級職業教育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呼喚升級職業教育
市教委、財政局、人力社保局日前公布了北京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骨干專業、實訓基地三個項目的建設管理辦法,提出將建10所世界一流職業院校,“每所最高可獲一億元支持”。
近來,關於職業教育的利好新聞連連。無論是北京砸出真金白銀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還是教育部要求每個省份原則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開設家政專業,或是曾備受爭議的“小龍蝦學院”首批學生畢業,就業率100%、起薪8000元……每條消息在輿論場上都具有相當熱度。職業教育火了,根本上還是社會發展階段使然。國以才立、業以才興,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產業升級,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高技能職業人才都不可或缺。然而,中國雖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勞動力,卻缺技工、更缺高級技工,不少行業都“抱著水缸喊渴”。
這樣的供需矛盾在北京表現得更為明顯。從一般規律來看,越是繁華都市,人們的衣食住行、娛樂休閑等生活需求就越會體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特征。如今,北京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已超過80%,而隨著生活日漸精細、分工日漸專業,服務業態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以家政行業為例,北京缺口達150萬人﹔同時,人員素養良莠不齊,行業標准混亂不堪,“月薪過萬卻一人難求”的現象並不罕見。針對許多領域人才供需結構性失衡問題,“小龍蝦”專業的走俏正是一種啟示: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學問,皆能出人才。迫切的現實需求,逐漸修正著“考不上大學才上職校”的價值排序,也促使職業教育迎來發展黃金期。這個意義上,打造現代職業教育“升級版”,以高質量人才滿足市場需求,是我們建設和諧宜居之都的應有之義。
換一個維度來看,北京的科技產業發展也呼喚涌現更多大國工匠。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理當在攀登“高精尖”進程中走在前列,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而這,既需要“清北”孕育的科研人才,也需要“藍翔”培養的能工巧匠。事實上,中國制造大而不強,某些時候並非落后在創新研發,也不是落后在設備技術,而是差在技能、工藝。曾有媒體報道,日本一家公司能夠生產一種廣泛應用於高鐵、飛機之上的“防鬆動螺母”,后來即便其公布了圖紙與制作工藝,中國企業想要模仿卻未能成功。擺脫粗制濫造,培養工匠精神,北京這10所世界一流職業院校,是一個好的開始。
一項調研表明,從校門到廠門,技校畢業生不可能一下子成長為熟練技工、高級技工﹔培養一名高級技工,往往需要幾年乃至十幾年的淬煉。從學校教育、企業投入、社會氛圍等多方面持續用力,拆掉培養的“隔離牆”、打破成長的“天花板”,讓技工、高級技工獲得更豐厚的回報、更廣泛的認可、更穩定的預期,他們方能發揮更大能量,支撐起高質量發展的夢想。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