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班官” 没那么简单……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请客拉票、到广告公司定制竞选海报、印学生名片进行自我宣传……每到新学期班干部竞选季,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执著地为手臂上的二条、三条红杠“战斗”着,“学生官场”硝烟弥漫,堪比“小江湖”。

  难道戴上了班官这顶“乌纱”,就意味着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敬重,前景一片光明?近日,记者接到了南安南光中学谢熹(化名)同学打来的电话。在电话中,她讲述了身为班干部的压力和烦恼。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名有过“班官”经历的学生,从他们口中了解到,原来当“班官”同样“高处不胜寒”。

  受不了异样的眼光班官闹“辞职”

  “自从当了班长后,我发现老师和同学看我的眼光都很异样。”谢熹说,她已经写好了“辞职信”,准备这几天就递给班主任。

  谢熹告诉记者,从小到大,她一向都是老师的“宠儿”,她也一直引以为豪。小学期间,在学习上,谢熹的成绩始终出类拔萃;在班干部任上,大大小小的事务她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可升上初中以后,谢熹忽然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巨大压力,这压力来自老师和同学近乎挑剔的目光。

  “在大家的眼中,仿佛我的优秀与生俱来,只要我稍微有点过失,就变得很不可原谅。”谢熹说,上周三的上午,老师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她忘记带了,听到这个消息,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一样。“身为班长,带头偷懒”“班长不会是搞特权,没做作业说成忘记带吧”……同学们的惊讶、诘问和嘲讽蜂拥而至;老师也认为她“不能以身作则”,对她的处罚要比别的同学严厉得多。这些,都让谢熹难以接受。

  思前想后,在跟父母商量了一番,利用周末的时间,谢熹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辞职信”,准备交给班主任。

  一不小心“众叛亲离”班官不那么好当

  “说真的,‘班官’真不是什么肥缺,如今回想起我去年的班长生涯,真的像一场噩梦一样。”市区某高二学生肖樊告诉记者,高一那年,他被选为班长,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当班长时,管纪律特别严,不管是谁,只要做了违纪的事,他都会严肃处理并上报给班主任。时至今日,肖樊仍觉得自己那时候做得对,当时,班主任也很支持他,常夸他“铁面无私,是一个正直的好班长”。

  可让肖樊没有想到的是,到头来自己的正直,已成了同学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次全班民主测评中,肖樊的得票数竟然是倒数第三,比班上“喇厘头”的同学好不到哪里去。得不到伙伴们的理解和支持,高二时,肖樊决定“弃官从野”。

  泉港一中的陈峰打算“弃官”的原因则与肖樊不同。他说自打当上了团支部书记后,妈妈对他的要求更高了,整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身为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尤其是在学习上,更不能落人后,否则会遭人耻笑的……让他听了烦不胜烦!特别是上个月的月考,自己的成绩掉了一些,老师就对妈妈说他退步了,让他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妈妈果然又搬出了那一套经典“理论”来教导他。“如果我不再是团支书,妈妈应该会给我‘松绑’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班干部都因为压力太大而闹过“辞职”,众叛亲离、期望值过高等都是班官们“弃官在野”的主要原因,还有一小部分班官,则是遭遇同学背后议论“贿赂老师”、“接受同学贿赂”等流言后辞职下野的。

  学生当不当“官”专家建议正确引导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重视、被肯定。”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荣伟副教授认为,学生想当官,敢于竞争上岗和善于表现自己,通过才华展示实现自我价值,并非坏事。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过当学生认为班干部就可以耍威风、当值日生就可以随意处罚他人这样的情况时,老师和家长就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加以引导。

  对于已在“官位”上就任的学生,老师和家长更要注意正确引导。对家长而言,望子成龙的愿望是美好的;对老师、同学而言,期望班干部是好助手、好榜样的想法也是对的。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尝试着换位思考,多看到“班官”作为普通学生的一面,多看到他们作为孩子的一面、同龄伙伴的一面。对“班官”,多理解、多支持、多关怀,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样,“班官”的作用会发挥得更好,班集体的氛围也能更加和谐。

  大家都知道,一般说来,“班官”分为两类:一类是铁面无私的“清官”;一类是八面玲珑的“好官”。“好官”得人缘,“清官”难当。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清官”的功过是非,远不是一时一地的长短得失所能判定的。这里,有一点想提醒“清官”:铁面无私并非意味着要板起面孔来训人。多一点灵活,多一份真诚,相信“清官”也能是一个得人缘的“好官”。

  最后,面对那些捕风捉影、“谁贿赂谁”的问题,“班官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一次对自己人格和意志品质的极佳锻炼。对付流言蜚语,最好的办法,鲁迅先生早已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本报记者 黄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