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篇记录“农村千年未有之巨变”

  

  长江商报消息 华科大师生连续三年撰写《回乡记》

  □本报记者 谢方

  早在王磊光的文章引发讨论之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已经在每年春节撰写《回乡记》,从2013年至今,持续了三年,并出版了两本书。

  该中心的师生趁着每年春节回乡,感受、记录自己的家乡。由于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其关注的主题范围广泛,包括乡村文化的变迁,如年味变淡,打牌盛行;半工半耕的生产方式;农村婚恋情况,年轻人结婚难;农村老人养老和晚年生活;乡村教育;乡村自然环境;乡村面子问题等。

  该中心主任、三农问题专家贺雪峰认为,这些《回乡记》所观察问题的视角有差异,但总体上讲,典型地反映出最近若干年农村遭遇的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农村未来向何处去,以及中国未来向何处去,这是一个让整个民族焦虑的问题。中心的师生们可以坚持写下去,写十年、二十年,记录这个未有之变局,那将是非常难得的既在地域上涵盖中国,又在历史上记录变迁的史料。

  记者采访了贺雪峰和参加《回乡记》撰写的学生们,并刊发部分学生们撰写的精彩章节。如果说王磊光的文章击中的是若干进城知识分子的情感,这些《回乡记》多少有助于您增加对无比辽阔且快速变动的中国农村的了解。

  2015回乡记,25%关注“半工半耕”

  和前两年一样,有“华中乡土派”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师生们,春节回家,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家乡,又默默地写成文章,在三农中国网发表。截至到记者发稿前,该中心师生们已经撰写了60篇左右的《回乡记》,有20万字左右。3月5日,30多名参与者还开了寒假见闻报告会,交流各自在乡村的感受和思考。

  由于学生们来自天南海北,他们看到的农村里的生活、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且有一定规律。南方省份如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区宗族性比较强,宗族在村民生活和村庄社会结构中扮演比较重要角色;华北地区村庄之间的竞争很强烈;被称为原子地区的华中地区也很有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2013级硕士研究生杨春滋谈到农村老人养老的一个新现象——福利院的出现,在已经弃之不用的学校里建起福利院,将村里拿低保的老人集中到这里,为解决农村老人孤单、无人照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但是也存在护工不够等问题;中心副教授吕德文则关注了农村好面子这种现象,换各种名目摆酒收礼,本来为维持亲情纽带而存在的“生日宴请、喜宴、丧宴”,变相变成一些人收钱的手段,形成了面子经济,让许多农民苦不堪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王会则关注了农村“半工半耕”的经济制度,这一由华中科技大学乡村问题治理研究中心提出的概念在过去一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王会在文章里说,半工——农村年轻青年进城务工,半耕——老人在故乡耕种并帮助照顾小孩,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在城市里可能会成为负担的老人在乡村发挥生产力,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与家乡人、亲戚联系的纽带,更可成为年轻人可退可守的空间,是维系农村社会平衡、城镇化顺利展开的稳定器。/p>

  据贺雪峰介绍,2015年有四分之一的《回乡记》都关注了半工半耕的主题,中心长久以来形成的研究视角影响了同学们的观察。尤其是贺雪峰,他一直倡导农村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曾不止一次写文章呼吁,农村土地不能私有化,因为对那些进不了城的农民来说,乡村是一个可以退守的地方。他们年纪大了,在城市渐渐不能找到好工作,收入下降,还可以回到乡村,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且能自给自足,不至于成为女儿的负担,还可以搞些副业,为儿女提供一些特产、蔬菜瓜果,获得精神上的自在和满足。

  持续感受与观察,加深纵向对比

  趁着春节回乡把自己观察、感受到的故乡变化描绘出来,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乡变化、理解中国农村,是贺雪峰提倡“回乡记”的初衷,“这个阶段乡村发生的变化太惊人了,不去观察可惜了”。

  而且这种对自己故乡的观察具有平时常规调查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连续、准确和可积累。每个人对自己故乡的变化是最敏感的、能够最先意识到,而且每年都会回家,这种感受和观察是连续的,可以有一个纵向的对比。

  从2013年起,中心师生就每年撰写《回乡记》,即使从这里毕了业,他们也乐于参加,2013年共收集了60多篇《回乡记》,2014年中心师生撰写了100多篇《回乡记》。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013级硕士生舒丽瑰、雷望红、朱战辉都是第二年参加回乡记的撰写,出生于1990年后的他们,觉得家乡的变化非常大。

  雷望红说,每年春节,自己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观察、了解、记录家乡的变化,心里已经积攒了很多想说的话,仅今年她就已写了四篇文章。外表沉静的舒丽瑰写的文章更多是个人感触,她说,每年回家,越想越觉得不了解自己的家乡。

  贺雪峰对学生们的这些文章很肯定,“这些《回乡记》可以典型地反映出最近若干年农村遭遇的千年未有之巨变。”具体来说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虽然进入现代化过程,但农村社会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其实是在最近10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不可逆的城市化浪潮。2000年中国还只有30%的城市化率,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城市化率达到54%,农村第一次真正遭遇人口的大量流失,村庄社会结构解体,农民生产生活的环境与样态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当记者问及未来的农村会是什么样子时,贺雪峰答道:如果现代化进行顺利的话,即每年的GDP能保持两位数增长,未来农村会地多人少,会出现家庭农场,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形成农业现代化;如果不顺利,大量农民回乡,那么小农经济为主的模式将继续。

  半工半耕的农民家庭平衡不能打破

  作者:王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现在的农村典型的经济结构是半工半耕。这样能维持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村家庭负担系数的安全值,使得父代家庭能够为子代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给年轻人一个可以回去的故乡。)

  桔梗叔叔在儿女没有寄一分钱回家的情况下,为儿女在村里建起了新楼房,自己动手半包工,花费几十万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没有老人的帮助,建这样的楼房几乎不可能。不少年轻人跟我说,如果没有父辈的支持,他们不知道要怎么生活,仅靠打工收入不仅不稳定,他们留在村里也很难做到父母所做的那么多事情,他们情愿出去打工。

  而老人在家乡更是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年提供支持,让他们可以顺利过渡,作为大后方的父代家庭不稳,他们就很可能就成为回不了家也进不了城的人。

  老人留在农村不是坏事。老人在农村可以下地干活,可以带孙子孙女,串门聊天晒太阳,有田野、有绿色,有年轻的生命,有朋友,比起在城市,他们辛苦劳作却可以活得更加健康。

  年轻人可以安心在外打工、赚钱,再为下一代教育乃至谈婚论嫁作准备。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农民工家庭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问题,这些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巨型问题无形之中得以化解。

  对于占全国大多数的一般农业型村庄来说,农民家庭的平衡悬于一线,这种平衡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半耕显得特别重要,维持了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村家庭负担系数的安全值,使得父代家庭能够为子代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

  十几万彩礼之重  农村父母为儿娶妻成“孩奴”

  作者:朱战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在朱战辉的家乡,过年为年货忙乎的场景已经被找媒人介绍对象、定亲送彩礼、儿女婚礼的场景所代替。高额彩礼成为养儿家庭能为儿子娶上媳妇的通行证,对于养儿家庭来说,父母在支付完这笔费用后,无疑成了“孩奴”。这也侧面反映了农村青年婚恋难的问题。)

  农村的婚姻彩礼市场有着自己的一套地方性共识,这也就是农村人常说的“随大流”。相较于前几年的三五万元,近两年的彩礼数额有了明显的提升,少则十来万多则十几万元。婚姻大事,彩礼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在送彩礼上太过吝啬或者送不起彩礼,一般被认为是家里太穷或者父母处事太小气,而这些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象征。

  孩子的婚姻是家庭的大事,对父母乃至一个家庭的评价一大指标便是能否圆满完成孩子们的婚姻大事,这关乎熟人社会里一个家庭能否体面地生活下去,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敢大意,也是做父母的绝对推卸不了的责任。

  在农村的婚姻市场里,“有车有房,有爹有娘”是小伙子们顺利走进婚姻殿堂的必要条件,车子房子以及高额的彩礼都是需要父母负担的,几十万元的花费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巨额费用,很少有家庭可以一次性地负担得起,往往孩子结婚了,父母半生的积蓄也被掏空了,有的甚至还要靠借债来完成这一任务。

  志明是家里的小儿子,哥哥两年前已经结婚生子,在外打工多年的志明也没有对家里有太多的经济回馈,现在到了结婚的年龄。志明的家庭算是村里的中等家庭,哥哥婚事的彩礼加上在县城买了房子,已经掏空了家里的积蓄,两年来父母更是拼命挣钱为小儿子积蓄结婚的资本。

  ◎《回乡记》选登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