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本读书笔记见证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涯
老一辈革命家都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朱德同样如此,且堪称这方面的典范。护国战争中,朱德一马当先,屡担重任,声名鹊起,但是在烽火硝烟中,他也未忘读书学习。
1917年年中,他在南溪家中布置了一间精致的书房,陆续购置了大批清代木刻典籍文献,这些典籍文献除了专门托人从上海商务印书馆买回的一套“涵芬楼二十四史”外,还有大量的史籍。至今,这些藏书大部分都保存在四川泸州图书馆,计有1500余册,藏书盖有“仪陇朱氏藏书之印”和“德字玉阶”印章。
在读书的时候,朱德联系历史、现实社会和个人际遇,在史籍上写了大量批语。
在治国安邦方面,他写道:“知过能悔,可以为明”;“勤而不怨,必能兴邦”;“法礼并行”;“不听谏,危矣哉”;“乱世贼匪多,能治匪者得民心,终成功”;“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避,养力以等,后多成功”。
在用兵打仗方面,他写道:“师屈为老”。“敢战者成功,不敢战者不成功”。“联军不战,必将内图,内衅一开,立见消亡。”“师出无名,焉得不大败!”“成大事者起兵以义”。“不协战,兵多无用,故败”。“军人不能与人有私仇”。
在为人处世方面,他写道:“乱世毁人家室者人必毁之,当存厚道”。“不屑居人下,又无特长,何能成事?”“人思自利未有不解体者”。
在点评历史人物方面,他称范蠡是“千古奇人”、曹操“尚才不尚德”、汉高祖刘邦乃“真无赖子”、袁绍“有才而不用”自取灭亡。
1922年,朱德为了“求真理,取真经”,来到德国柏林。初到异国他乡,语言问题成了最大障碍。朱德并不是整天关在屋子里学德文,而是买了一张柏林地图,把每一条街道和每一处机构的名称都用中文注音,标在上面。
靠着这张地图,他几乎走遍了柏林的街道、大型建筑物和值得一看的机构。他参观军事博物馆,拜访议会,浏览公园,遍游波茨坦的宫殿和庭院。甚至还参观了教堂,看它与中国的寺庙有何不同。
他走访了许多工人家庭,也走访了许多知识分子家庭,了解他们的陈设和生活。他拿着中国领事馆的介绍信,先参观柏林的工厂,后又访问柏林附近各城市的工厂、矿山和其他机构,并逐渐扩展到远处。
在这个过程中,朱德口袋里时刻揣着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每日的所观、所访、所感,在他离开德国前夕,有关德国的笔记本已经满满地装了一箱子。
几个月后,朱德的德文程度已经可以买东西、旅行、坐车,借助字典可以阅读德文书籍。这时朱德已经36岁了,学语言进步如此之快,实属不易。
过了语言关,学起马列著作,朱德学得更加刻苦。据与他同时留学的刘鼎回忆:“朱德同志学习很认真,记了不少本笔记。他读的书,圈圈点点,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对他这种刻苦学习精神,连接近他的德国同志都很感动。他们说:‘一个中国将军到德国来学马克思主义,这么刻苦,我们德国人难道不应该好好学吗!’”
朱德能够学有所获,一方面是刻苦,同时与他勤动笔的正确学习方法关系甚大。
记笔记是朱德一生都坚持的学习方法。无论是烽火岁月,还是建设年代,他都从未停笔。如现在保存下来的朱德长征记录,许多是铅笔匆匆记下的,字迹虽潦草,但文笔流畅自然,有的记录了一场战斗的情景,有的分析战役成败的原因,也有记录当地人民生活的情景。
1991年,康克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70周年献出了一份珍贵礼物,她将朱德生前的119本工作笔记献给了中央档案馆。
这批笔记的写作时间自1947年始至1969年止,长达23年,记述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朱德参加中央常委会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问题的发言要点;
二是朱德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以及与中央其他领导碰头会的笔记;
三是各省、市、自治区领导向朱德汇报工作时的摘记;
四是朱德在全国各地参观、视察、调查研究、参加会议和出国访问时由秘书代笔的记录;
五是朱德自己写的读书笔记、大事记和抄录与创作的几百首诗词。它们涉及人民战争、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外交事务、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许多方面。
这些笔记的内容再现了朱德晚年勤于学习的生动情景。
朱德记笔记,不是简单的文字摘录与随笔,而是一种思想的再加工、外在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
2015年年底,在清理朱德遗物时,发现一本朱德学习并收藏的《整风文献》,在书中刊载的28篇文章中,朱德在21篇文章170多页上做了圈点,其中在70多页上写了眉批。
1941年7月1日,朱德还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文章指出:“二十年的中国革命战争过程,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英明地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在一切历史时期中,永远为当时最革命的政治目标而坚决地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当时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主要敌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定出和坚持当时最革命的战略方针。”
这些批注表明朱德对党充满着坚定信心和信念。这些笔记与摘录真实地记录了朱德学习时的思考,也体现了他认真好学的态度,善于阅读的能力,独到见解的思维,纵览博采的素养。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读书生活》,因篇幅限制,略有删减。】
点赞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