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水饺的手上功夫
▲几秒钟就包好一个水饺。◤拌水饺馅,配料也很讲究。◤大家分工合作,干活都很麻利。文/本报见习记者 王兴飞 片/本报记者 王鸿光
2月4日凌晨4点,25岁的张涛被闹铃吵醒,他看了看身边的妻子和两岁大的女儿都还在熟睡,便蹑手蹑脚地穿好衣服出门上班。来自河南濮阳的张涛是一名在济南打工的面食工。每天,他要在夜色中骑行十多里赶到单位,一辆叮当响的自行车是他的忠实伙伴。
早上5点,张涛还骑行在路上,43岁的店长韩学凤就已经赶到店里。打扫卫生、换好工装、将总店配送的物资搬进门。四年前,她和丈夫两人从国棉四厂下岗,如今她已是一家包子铺的店长,手下有四女一男5位员工。
“早上和上午包包子,下午两点后包饺子。”韩学凤说。换好干净整齐的工装、戴上口罩帽子后,六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至少要包3000个包子和几十斤水饺。
55岁的刘云丽是擀皮工,每天包子皮和饺子皮大都在她手下完成。她告诉记者,前两天来店里订购水饺的特别多,她的手腕都会累得发酸,每次回家都觉得自己撑不住了,但一觉醒来还是接着干。
聊着天,刘云丽手下的活却一点都不含糊。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则提着面剂子在擀面杖下来回转动,椭圆形的面皮周围薄中间厚,连大小竟也都差不多。
下午2点,店长韩学凤招呼伙计们坐下休息,而她自己没休息几分钟就拿起面盆和起面来。和面只能用凉水,温水热水和面擀出来的饺子皮会发干还萎缩,包起来很费劲。忙活一阵,韩学凤的手就冻得发紫了。和好面,大家围坐在一起包水饺。在45岁的延庆红手底下,一个个面团被均匀地揪下来,再细心地逐一用手压过定型后,再给旁边的工友擀皮。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包了两大盘。
42岁的董光爱埋头包水饺,一个个漂亮的“麦穗水饺”摆到案板上。以前为了哄孩子多吃水饺,她在家都包这种。“现在孩子都会自己做了,而且做得不比我差。”董光爱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女儿已经上初二了,学习成绩不错,将来肯定要上大学。
一天要包多少水饺?店长韩学凤算了算,一天得包五六十斤,一斤60个算,也得3500多个,一个三口之家半年也吃不完。
下午5点,当太阳落山,街上的车辆打起了车灯,忙活了一天,工人们终于可以下班了。
(原标题:包水饺的手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