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爱耍酷的机器人、社区视频连线…走进一座繁荣宜居智慧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擘画新格局
天津北方网讯:7月30日,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天津滨海新区。来自人民日报新媒体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媒体中心、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中央网站记者赶赴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智慧滨海运营管理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地,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记录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注意!前方有机器人在实力圈粉
一字马、大鹏展翅、单臂俯卧撑……
采访团刚刚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一个爱耍酷的机器人就开始了它的表演,并且实力圈粉,吸引了众多记者的目光。
这个动作酷炫的机器人,就是来自这里注册的企业,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他们从北京来到这里,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园区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解了燃眉之急,而更加宽敞的工作办公场地,也让团队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间,可以踏踏实实在这里创业。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贾毅然说:“以往我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知,更多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来到这里我发现,企业不仅仅把项目从北京搬出来,而真真正正地获得了协同与发展。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场地的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帮助企业解决了发展最现实的问题。”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京津两市贯彻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打造的京津协作样板与示范。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总监李琦介绍,园区将根据入驻企业的特点,如行业、生命发展周期等,有的放矢提供人才、资金、企业发展咨询等服务,并着力培育本地企业。两年来,园区入驻企业近1200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约275家。
发SCI论文了吗?在这里我们谈谈研发转化吧
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电子综合检测中心、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在高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及运营模式方面的探索也吸引了媒体记者。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于2015年7月20日成立,在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的支持下,发挥清华大学高水平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优势,进行电子信息领域科研成果的工程实现及产业化,将躺在实验室里的论文变成真真正正的项目和产品。
目前,这里已经成功建立起3个实验中心、9个研究所,目前已有102个科技项目进入孵化转化论证阶段,其中63个项目通过论证,进入孵化状态的项目30余个,注册公司29家,多项科研成果开始迈向产业化。
“研究院的成立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这里不仅汇聚了大量来自京津冀的科研专家、资金,也为京津冀的高校、企业进行服务。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也为人员的往来提供了便利。”该研究院公共事务主管皮文理说。
15分钟便民圈 社区网格员现场连线
嘟……嘟……
“您好,我是新港街网格员”
“您好,我这里接到一则市民提供的道路积水事件,请您进行现场核实。”
在刚刚落成的智慧滨海运营管理中心,以往视频直播主角儿的记者们,则现场围观了另一种形式的网络连线。在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在平台上就可以通过网上视频,即时对话分散在滨海新区各个角落的社区网格员,并看到各个社区的实时画面,做到信息即时传递互通。
智慧滨海建设于去年底正式启动,将滨海新区涉及到民生等领域的各个事项汇集在一个终端上,以实现“15分钟便民圈”,这样市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通过一个APP拍照上传遇到的问题,系统后台就会有专人进行信息处理,并及时反馈。
现在,这套系统已经对接市级“一网通办”400余项审批服务,同时对接了医疗、教育、生活缴费、资讯服务等30余项便民服务,并新开发建设了便民服务响应系统、宏观经济运行分析、金融全域监管、危化品全域监管、渣土车全域管理、滨海掌上行等10个系统应用,市民通过一个入口,就可以享受到方方面面的服务。
未来网记者刘文静说:“智慧滨海运营管理中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向我们勾勒了一幅未来城市的美好蓝图,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样态,大大增强了我们去奋斗,迎接美好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无论是运营管理中心打造,还是新技术的应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已经渗透到更多的领域,比如说人才的引进,技术的互相支持等,希望未来越来越好。”(津云新闻记者李泽亚 蒲永河)